,我们赶时间。”
董书恒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好吧,我请了!”
“多谢!”
这两人自然是内卫扮的。
董书恒也没有怪罪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而且董书恒自己也是很怕死的。像这样的微服出巡,他已经很少做了。
老头,见顾客没有争,就安心地做了起来。
这竹篓子上摆着的臭豆干,成色非常好,可见发酵得很到位。
“老大爷,您是徽州过来的吗?”董书恒问道。
做这种发酵的东西,臭豆腐,臭鳜鱼什么的,一般都是安徽那边的人擅长制作。
皖南那里丘陵地形,潮湿多雨,有利于食物的发酵,才能做出那么美味的食材。
只有那样的环境才孕育出那样的美食。大部分美食的产生都跟当地的环境有关系。
“这位少爷真是好眼力,老汉早年确是从徽州逃荒到的江宁。靠着这个手艺才在城中安了家。以前的江宁多是达官贵人,经常会有庙会,老汉就到处赶着去摆摊子。”
“一会儿您尝了老汉的手艺就知道了。”
“不用尝,我一看您这个臭豆腐的成色就知道好吃。”董书恒笑着说道。
“少爷,莫非也是徽州出来的?”
“啊?不是,我只是好这一口而已。”
两个女孩似乎没吃过这东西,看着有些发怵。但是当着老汉的面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董书恒看出了她俩的顾虑。
“你俩别怕,这东西,你们现在闻着味道怪怪的。等会儿尝了就知道了,那是味中极品,其实就是豆腐经过发酵坐成的,酱油还是黄豆发酵做出来的呢,你们平时不是照样吃吗?”董书恒回过头去跟两个姑娘小声地嘀咕道。
这个时间,老人的油锅已经烧热了。两个内卫站在靠近锅前的位置。
只见老汉拿起一根竹签,很熟练地从臭豆腐的侧面穿了进去,一根竹签上刚好串上五块臭豆腐。
臭豆腐形状扁扁的,从侧面穿上去,正好将最大的那个面对着外面。
油锅中用的油是菜油,在长江沿岸种植油菜的农户比较多。
大家大多使用边角地、或者是不好种粮食的河滩地种上油菜。春天的时候到处都能够见到一片片的油菜花,算是江南的一道美景。
菜油的味道很浓郁,用来炸臭豆腐可以赋予臭豆腐不同的风味。
第一锅,老汉炸了四串,全被两个内卫要了过去。
只见这一男一女,一手一串,左右开工,烫的嘴巴子都张开了直哈气,但是嘴巴还是不受控制地咬向下一块。
看得董书恒忍不住流口水。二女没吃过,还没啥感觉,但是董书恒可是尝过那东西的滋味的。
还好,老师傅已经在做第二锅了。
这个锅子不大,一次只能够炸四串。
两个内卫坑次坑次地吃好了,满足地走到了一边。
完了还不忘对董书恒点了点头。
董书恒懒得理他俩,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家用一把竹夹子给臭豆串翻面儿。
“老人家,您在这摆摊,生意怎么养?”
“还好,不过我家里面好几张嘴要养活。”
“您老这个年纪,家中应该有壮劳力啊?”
董书恒看这老汉的年纪也有五六十岁,在这个年代,算不得小了。
“嗨,别提了,我那儿子前几年被拉了壮丁,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老人显然说到了伤心处,不自觉地低下头,不过倒是没有眼泪。
“还好,我那儿媳妇能干,之前被关在女馆,现在人放回来了。”
“还继续在那边的工厂里干活,不过现在有工钱发了。”
“她每月的工钱都给了家里。家里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是长身体的年纪。”
“我那大孙子已经十岁了,再过几年也就能成人了,到时候,老汉我就不用摆摊了。”
“那您还是有盼头的。”董书恒宽慰道。
“是啊,现在这个官府对咱们不错。孩子还可以免费上学,要是不能送学校去,我那个瘸腿的老太婆也管不了三个孩子。”
“老大我准备让他读两年书,识点字就到工厂去跟着人家师傅后面学点技术。二小子要是有本事就好好读,没本事也跟他大哥一般。”
“老大爷,我看您这手艺不错,以后要是在哪个繁华的地方弄个小门面说不定还能传家哩。”
“我们这一行只能走街串巷赚个吆喝钱,我是不想让娃儿们跟我一样。我那儿子要不是跟着我走街串巷也不会被拉了壮丁。”
老汉跟董书恒拉着家常,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一会儿功夫,四串臭豆干已经出锅,臭豆腐那有些发黑的表皮上鼓起一个个小泡泡。
老汉将臭豆干放到放着酱料的陶瓮上,用一个刷子来回刷了几遍。酱香味立马就被热乎乎的臭豆干给逼了出来。
董书恒一人吃了两串,二女一人一串。本来还有些害怕的二人,尝了第一口后就停不下来了。
吃完后,董书恒不得不让内卫又去买了几串。
夫子庙的入口处此时已经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