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末小粮官> 第九十三章 天无二日(7.8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天无二日(7.8K大章)(1 / 5)

大战刚刚过去,雒阳又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拥有大量隶臣的雒阳朝廷加快了各个工程的进度。除了雒阳城修复工作,朝廷还打算用水泥重修雒阳至周边郡县乃至长安的道路,还打算在雒阳、长安周围兴修十余条新的水利工程。

匈奴的迁徙工作也全面开始,呼厨泉和刘/豹带着几十名匈奴贵族住进了雒阳的新居,他们看着族人再也不用吃苦受穷,每天都感动的流泪。

但他们也就敢偷偷哭几下了,由于雒阳朝廷的胜利,就那些反对新政的士族都不再噪呱,王垕趁机提议在河南全面推行府兵制,河南的每个县都要建立折冲府,逐步减少军屯的数量,在弘农、河东、扶风、凤翔、京兆、北地等郡也要小幅试行建立折冲府。

鉴于河内郡新附,士族力量强大,且人口富裕,空闲土地少,就暂时不在河内推行府兵制。

为安抚河内士族,朝廷还征召了大量河内士族入朝为官,反正之前的辞官潮导致空缺官职很多,也不怕召的人多。而且这些士族多有心向袁氏者,放在雒阳有校事府盯着反倒安心。

除了河内,其他各处因战事暂停的官员任命工作也将继续,百十名新科进士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已经坐稳州府曹官或者地方上的县令、县丞等职位。再加上之前抽调的几百名太学“实习生”水平也提高不少,战后一个多月,雒阳朝廷就对司隶各地掌控力大增。

除了这些正常的官员调动,大战中立下功劳的各路大将、谋士也都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虎牢关主将夏侯惇、孟津关主将曹仁都由乡侯升为县侯。

南阳主将张绣的宣威侯又增加了三百的食邑,他的独子张泉因为在虎豹骑中表现出色也被授予关内侯的爵位。

河东主将满宠获得了南乡侯的爵位。

轩辕关主将夏侯尚也混了个亭侯。

其他将领,五子良将中除张辽都升爵一级。张辽由于在怀县守卫战中的出色表现直接升为县侯,官职也从中坚将军升为了龙骧将军,虽然还是杂号,但属于杂号中的重号,和王垕的辅国是一个级别了。

钟繇、史涣、韩浩、曹纯、杜畿、程昱、夏侯渊、孟达、贾逵、张既、张顗等人也同样升爵一级,无爵者全都授予关内侯,连崔参和李游这两个最后补票上车的倒霉蛋都获得了关内侯的封赏。

为感念阎温的功德,朝廷特追封阎温为绛邑县侯,由其幼子继承爵位,还在绛邑为其设立祭祀的庙宇。

最后是我们的主人公团队。

沮授虽然没打几场仗,也混了个亭侯。

秦琪表现不多,只得到一个关内侯的爵位,但职位从都尉升为了裨将军,正是进入将军级,前进了一大步。

“小鸭”夏侯楙由于几次出色的表现被授予乡侯。要知道他老子夏侯惇也不过刚是县侯,他又是夏侯惇的长子,早晚是要继承夏侯惇的爵位的,到那时,他自己的爵位就可以提前交给儿子继承,等他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就可以分别各继承一个爵位。唯一的问题是他还没有儿子…

徐庶单人前往刘/豹军营并谋划了对审配的伏击战同样得到乡侯的爵位。

法正献出白衣渡河的奇计,对逆转整个河内战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获封县侯。

董昭由于出色的敌后工作和对敌我双方实力的明确判断也获得县侯。

司马懿作为第一个投诚的河内士族获封乡侯。

王垕作为河内奇袭战的总指挥,爵位也从亭侯升为县侯,算是进入大汉顶级勋贵的行列。

这些奉上大都还只是爵位的提升,这些谋臣、猛将还受到汉帝在财物上的嘉奖,如曹仁、夏侯惇、王垕等几人都得到千金的奖励,少的像秦琪、孟达之流也得到了几十金。

当然那些在大后方主持工作的荀彧、郭嘉、陈群等人也都各有封赏。

这里是不是还落了一个人?

不错,曹操作为雒阳朝廷真正的话事人怎么可能没有功劳。在荀彧、郭嘉、王垕等人的劝说下,曹操以自己居中调度、功劳甚重为由,上书汉帝刘协,要求升自己为大司马加骠骑将军,全权统领朝廷内外军政。

东汉初年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光武帝刘秀就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到了汉末,能获封大司马者无一例外不是权臣,比如曾经的幽州牧刘虞,比如乱武的李傕。曹操要求升自己为大司马正是为了和袁绍的大将军分庭抗衡。

除此之外,曹操还增强了开府的权利,正式启用霸府的称号,准备逐步用霸府取代朝廷的行政职能。

霸府的主要官员有:

军师祭酒郭嘉,行内外参谋事,执掌校事府。

军师董昭,职掌军事。

王垕由司直升为长史,正式成为霸府的第三号人物,负责行政,并和折冲将军沮授一道推行府兵制。

刚刚辞去司隶校尉职务的钟繇任霸府西曹掾兼任河内太守。

国渊以少府丞的官职兼任霸府东曹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