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安六年,冬,十月初五,大将军兼太尉袁绍起八十万大军,分兵五路进攻司隶。
第一路,由袁军大将郭援带五万并州军,由上党攻入河东。
第二路,由袁军大将张南领偏师一万,西出许都攻轩辕关。
第三路,由袁军大将韩/猛领禁军五万攻南阳,汝南太守李通也起兵三万随行。
第四路,由冀州刺史袁尚领冀州兵十万,在河内汇合南匈奴突骑五万,由河内直接攻击河南。袁绍还派出军师田丰协助袁尚,可见他对袁尚的期待之高。
最后一路,中原各州出五十万大军,时隔十一年后再次集结于酸枣。袁绍祭天后亲带大军西进,一日克原武,五日克中牟,十日直达荥阳。
袁绍在荥阳建立大营,又分兵十万,以吕旷、吕翔兄弟为前锋,目标正是大名鼎鼎的虎牢关。
司隶朝廷早就料到袁绍会在秋后出兵,却依然对袁绍拉出这么大的阵仗感到震动,民间更有人开始逃离司隶。士族等有实力者多南下逃往荆州,百姓就只能逃入山中,等待兵灾过去。
司隶朝廷此刻也管不上这些小士族和百姓,连忙对袁绍的五路大军做出应对。
河东太守杜畿立刻从河东治所安邑发兵,准备前往东垣应战郭援。但东垣附近山区盘踞的黑山贼张白骑部响应郭援起兵,在杜畿大军抵达前攻占东垣。
东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杜畿本想攻下东垣,继续在东垣迎击郭援的计划。
但河东本地士族首领范先、卫固见郭援实力强大,又因为科举对雒阳朝廷有所不满,偷偷撤军,杜畿军队随之军心溃散,一夜便逃亡了三成士兵。
杜畿没有办法,只能带军返回安邑,但随着不停的逃兵和河东本地士族的观望,杜畿手中只剩下不到三千士气低落的士兵。
还好河东郡地形复杂,郭援五万大军行军不易,再加上张白骑在东垣劫掠过甚,河东本地士族虽然和雒阳朝廷不和,却也不会立刻倒戈向郭援一方。
雒阳朝廷得知河东局势极为紧迫,紧急从三辅之地调兵前往救援。
三辅之地,京兆,长安。
又一次有人出城三十里送行有人,但不同的是这次是钟繇送行满宠。
在司隶朝廷如此困难的时刻,钟繇作为一名君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他要留下与大汉朝廷并肩战斗。而且郭援是他的亲外甥,他可以试着劝说郭援退兵。
但这不代表钟繇就原谅了曹操,他已经辞官,目前是以白身的身份来统领三辅之地。
很神奇,前几日满宠下达的政令十分不顺,但换回钟繇后那些阻力便消失了。
同时也因为钟繇留下,北地太守段煨也恢复了为大汉尽忠职守的姿态,第一时间拿出屯田多年的粮草,以供大军使用。
满宠作为京兆郡太守,有领兵作战的职责,准备亲自带兵前去救援河东,这才有了这一次新的送别。
刚刚目送大军东去平叛,钟繇返回长安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内心依然澎湃不已。他铺开一张雒阳送来的麻纸,随手执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此时钟繇的艺术造诣还没有后期那种古雅淳朴、圆润遒劲的神韵,但在心惊的加持下,他忘情的投入到书法之中,等他清醒过来,一篇在历史上本不存在的《送伯宁书》呈现在他的眼前。
钟繇先是大喜,但随后想起好友满宠即将赶赴战场,心中又升起一股哀凉之意。
三辅之地不止满宠这一路援军。除京兆郡太守满宠,凤翔郡太守程昱携中垒将军于禁也将一并东去救援河东,北地太守段煨则负责提供粮草。
扶风郡太守夏侯渊留在扶风与西凉各路军阀继续对峙,武/卫将军张郃带兵赶回长安,他将在钟繇的指挥下为朝廷守卫好长安这个西方最重要的据点。
河东郡有三辅之地救援,其他四路袁军就只能靠雒阳朝廷自己想办法。
由于对袁绍出兵早有预料,雒阳朝廷很早便开始调兵遣将,夏侯尚便一直领兵在轩辕关驻防,张绣也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应战韩/猛。
朝廷还在科举考试后派出几路使者联络臧霸、张燕、刘表等人,希望他们能出兵牵制袁绍。
曹操还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由御史卫觊前往襄阳送交刘表,信中对刘表之前在官渡背刺一事只字不提,和刘表谈了很多风月,言下之意是不求刘表帮助雒阳朝廷,只求刘表两不相帮。
联络臧霸和张燕的使者没有回来,刘表倒是很快给出答复。
刘表要求雒阳朝廷免除交州刺史张津、长沙太守张羡的官职,并授予他长子刘琦交州刺史,次子刘综长沙太守之职。
曹操听了卫觊代传的刘表几乎立刻就要答应,还好荀彧、郭嘉一齐按住他。
荀彧更是直言:“张津、张羡为大汉忠臣,正是因为只承认朝廷才起兵进攻刘表。如果朝廷这时放弃他,就会让天下人认为朝廷软弱可欺,会让朝廷失去大义。”
曹操这才悔悟,拒绝了刘表的提议,还升张津为交州牧,封张羡为亭侯。
刘表见没有拿到想要的大义,便派大将蔡冒领兵与之前投奔他的左将军刘备合兵一处,屯兵新野,威胁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