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大明> 第四百八十九章最数古徐州(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九章最数古徐州(五)(1 / 3)

在送走了马士英他们,李定国就再次投入到了建设南京城当中去了。

虽然轻松的拿下了整个南京,可手上的事务,一点都不见少多少,曾经的官员不作为,只想着捞钱耍官威。

积累起来的所有事务,简直是不要太多。

于此同时。

一路查看地方的崇祯,刚刚经过了一处小镇。

崇祯的马车,除了晚上,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沿途下车之后,在各个县城和镇子里的观察,更像是在随意的浏览沿途的风景,跟随着的李长庚他们,完全弄不懂,崇祯这么做到底有何种用意。

就算是要查看地方上的为官状况,也得把官员们叫过来,仔细的询问,才能够看出其中的优劣。

在经过了一处小镇上。

镇子不大,可镇子上的人却是不少。

合村并镇并不是没有坏处,几个村子,有许多都是曾经为了挣水,解下了仇的,如今合并在了一起,三天两头都会有人争吵起来。

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械斗。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穷惹出来的麻烦。

吃穿住行,吃排在了第一位,而老百姓们在崇祯没有开办工厂之前,可都是从土里刨食吃的。

所以挣的也是自己的命。

为此,官府是安排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前去担任镇长之类的官职,从而解决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这样的纠纷。

“榆树镇的镇长,换了把,顺便在查一查,看他收了多少的好处。”

在离开镇子之后,崇祯思索了好长时间,才下定了这个决心。

吏治的败坏,通常都是从最高层开始的。

只要高层不乱,底层就得收敛着一点,可也不是底层人没有败坏的。

在以往,底层的官吏,最喜欢的就是朝廷变法,因为只有变法,他们才有借口从百姓们的身上,剥下一层皮来。

而是用的名义很大。

朝廷的政令,谁敢不服?

难不成真的要收拾行李去京师敲登闻鼓?

也不是不行,可在崇祯还没有办法的年代,这些百姓们就是想要进一次县城都很难得,路引,身份证明,做什么事。

那都得说的清清楚楚才成。

不然就是一通好打,然后送进大牢,运气好的会被放出来,运气不好的怕是要给人顶罪了。

在崇祯离开的小镇子,镇子上的一切设施都是崭新的。

用的都是水泥修建的新房子,铺成的新路面。

各方面的设施也都很齐全,可崇祯瞧了一圈,还是感觉很别扭,小镇的街道上没有见到小孩子。

就是许多人家都是关着门躲在家中,冷清的不行。

虽然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可也没有冷到不出门的地步。

事有反常必为妖。

崇祯做事都是讲证据的,他可不是在信口开河,而是有人给卫江递了消息。

上面的印戳,表明了就是锦衣卫,不过上面的字迹看起来有些潦草,显然是在短时间内慌忙写成的。

“皇上可是得到了隐秘的消息?”

李长庚等人,看到的也大都和崇祯看到的差不多,没道理崇祯恩能够发现问题,他们却都不幸。

“消息是有的,不过其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说是这么说,崇祯的心里,已经认可了榆树镇是有问题的。

一名锦衣卫能够用出这样的手段,肯定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如此的境地了,而崇祯在观察了一圈之后。

等到走出了榆树镇才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不过是一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而已。

榆树镇有危险,自己离开了,可以让人去调查,完全没必要以身犯险,为了人前显圣,万一把自己给坑了。

那就亏大了。

王冲心领神会的立刻就出了马车车厢,叫来了两名侍卫,骑着应急的快马,去往最近的县城找人来处理榆树镇的事情。

紧接着,车队就在一处平地上停了下来,然后安营扎寨,等候后续的消息。

这事一处官道,两边都是庄稼地,根本就没有任何遮掩的东西。

马车围成了一个圈,作为临时的掩护。

“皇上,这件事,可以交给手下人来处理,臣觉得,咱们还是离远一点的好。”

如今的大明,早就不需要皇帝亲自冒险了。

李长庚说的也是老成之言。

“不用,若是有人可以在已经清理过的地方,打败朕的火枪兵,那你说这天下,还有那个地方是安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不愿意换地方,他倒是想要看看地方上的行动到底有多迅速,也想看看榆树镇的事情,到底只是榆树镇一个地方的隐患。

还是已经涉及到了整个县城。

原本以为走了一路,没有任何的发现,崇祯心里还对自己的治下,很满意的。

谁知道,后面还有不怕死的人在等着他。

安营扎寨的速度很快。

一间帐篷很快就在路边扎好了。

折叠的桌椅,也都搬了进去,就是干果也已经摆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