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们,自己跑出来投降。
攻城战刚刚开始,李过已经开始给龚廷祥讲解,打下沈阳之后,后续的战斗该如何展开。
“我看过战国时期的历史,也看过三国志,上面的谋略,战法,简直就是神乎其神,相对于咱们现在的大明来说,连续的几次战斗,都没有看到有谋略在发挥作用。”
三十六计已经广为人知了。
然而,随便一个人只要有心,收集到最近大明的所有战役,似乎都是用最少的人数,打败了最多人数的敌人。
说一句以弱胜强,勉强也额可以。
就是建奴们不会同意。
“只要军队强大了,要什么谋略?打就是了,一路平推归去,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躲不开,也最无解,除了正面打败大明之外,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反败为胜。”
火枪兵形成了军阵,火炮在后面跟着。
后勤补给不出问题。
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谁来都得跪着。
“这就和当年,秦王扫六合一样,秦军箭阵无双,何人能挡?现在不过是换了大明,用上了火器而已。”
稳扎稳打,从不冒进。
这就是李过的谋略。
一场战争下来,要么敌人死完了,要么全部都是俘虏,在这个时代,只要受到了枪伤,是很难治愈的。
所以胜利之后,收获也都很极端。
“火炮推进,盾牌遮掩。”
龚廷祥正要说话,就听到最前面的炮兵,已经开始了下一套方案。
抬头看去,最前面的城墙,已经被炸得垮掉了好长的第一段,其中还能够看到,外面包着的转头,里面则是填充的生土。
“修建这面城墙的人,一定是落了不少的好处,不然绝对不会偷工减料到这种地步。”
龚廷祥瞧得目瞪口呆。
他原以为,大明曾经的那些朝臣们会玩,原来只要是人,只要有着自己的私心,建奴们也一样会玩。
实际上。
也不是建奴们会玩。
实在是当年皇太极催促这一工程,催促的太紧了一些。
为了能够早一点立国,动不动就是赶工期。
延误了好时机就要杀头。
最后工期是赶出来了,可质量就要严重下滑。
从外面看,肯定是坚固的很,而起都是新修建的,可只有懂行的人才明白,这种豆腐渣工程,也就只能糊弄一下外人而已。
“这要是现在的大明,弄出这样的工程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吃一辈子的免费饭。”
龚廷祥突如其来的幽默。
让李过回头沉默的多看了一眼。
曾经的大明,在修建河道的时候,还不都是一样的德行。
一点发了水灾。
那就是皇上失德,老天爷不眷顾天子,实际上还不是人祸。
炮声没有停歇。
火枪兵一直都在待命,热切的眼神,瞧着面前的这座城池,以前随着李过来过一次的士兵们,还想着那一年的寒冷。
拿着火枪的手,若不是还带着手套,肯定是会和火枪黏在一起。
运气比较好的就是,那一次建奴们也都猫在城里,没有多少人前来堵截。
然而,错过了那一次之后。
建奴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让大明付出代价了。
“咚咚咚”
战鼓响起,接着就是长长的喇叭声。
“冲啊。”
“活捉皇太极的皇后。”
“活捉······”
持续的火炮射击,已经打烂了里外两道城墙。
“走吧,战斗结束了。”
不管守城的阿敏,有着多么聪慧的智谋,在强大的实力之下,也都会被一一粉碎。
此次攻城战。
李过唯有使用那些围三缺一的兵法,只是猛攻一个方向,至于能够逃掉的,有能逃到那里去?
正面进攻胜利。
也就预示着整个沈阳落在了他们的手中。
“将军,城内没有见到百姓,只有建奴的士兵和一些僧人。”
最先进成的人,已经回来汇报新的情况了。
“逃走的人,先不要管,自己人的安全最重要,战功有的是,打下了沈阳,后面还有蒲河,上榆林等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过吩咐完命令之后,接着又道:“让金冠尉长,加快速度,俘虏太多,到底是在耗费粮食,同时给朝廷写信,就说沈阳大捷,建奴已经退缩,无力和大明抗衡,需要朝廷派出官员接手地方治政。”
“是。”
一名亲兵答道。
而一直跟着的军法官,也认真的记录下了整个沈阳战役的经过。
‘火炮声震千里,沈阳应声而下,建奴死伤无算,俘虏······’
**
十月下旬。
此时在北方,气候很寒冷了。曹孟德的诗《冬十月》,开篇即提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而曹植的《孟冬篇》也有提及:孟冬十月,阴气厉清。
《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