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都是想法很美好。
然而落到了实处,却总是和自己的规划相差太远,又或者是背道而驰。
袁崇焕此时就是这样的感觉。
一开始顺利的把国主李倧,连同那些贵族们,从西道平襄府赶出去之后,发现了朝-鲜军队的虚弱,想着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此刻,现实告诉他。
真的是想多了。
手中的兵力不是很多,还分出去祖大寿他们的一部分,那样算下来就更加稀少了。
至于招募起来的当地百姓,虽然也很给力,可到底不是训练有素,只要国主李倧给出一点好处,又会投降到对方那里。
一来二去,他都想要把这些两面三刀的混蛋,全部给宰了。
“对了,通知下去,休战期间,咱们也开始造船,能够捕捞多少海货,就能够减少多少的粮食消耗。”
捕鱼袁崇焕也很熟悉,在宁锦的时候,他也没有少去觉华岛上吃鱼。
不过是没有想到,把捕鱼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只是一个劲的向后方要粮饷,也只有粮饷才符合各个层面的需求。
要是真的用捕鱼的方法,解决了一部分后勤问题的话,他当年的辽东总督,也就当到头了。
捞银子的机会少了,他的官职自然就不会稳定。
也只有到了平襄,他才能够做出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咱们的手上没有造船的工匠。”
何可纲一阵头痛,带兵打仗他还是没有问题的,可要是治理一方,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出来。
这一阵子,忙的他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随便拼凑一些木筏总该可以吧?就这么决定了,反正就在海边,又不是跑到深海当中去。”
袁崇焕也是脑袋一拍,想到一出是一出,也是被食物的短缺给难住了。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死人,只要不是他手下的精锐,那管得了那么多。
“好吧。”
何可纲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他们就算是打下了这个地方,最后还是要送给朝廷的。
以后的隐患,以后再说。
随即对“一将成名万骨枯”这句话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守在境城都护府的祖大寿他们,对于大明收复西平和广宁的消息,有什么变化?”
如今随着几人,在理念上的分歧,也已经貌合神离的分道扬镳了,现在袁崇焕在攻打国主李倧的时候,还得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备着祖大寿他们。
“有消息称,祖大寿已经和皇太极的手下联系上了,正在寻求进一步的合作,他们互市的位置也选在了牛毛寨那个地方。”
对祖大寿的关注,何可纲可是一刻都没有放松过。
“那是皇太极他们控制最好的地方,祖大寿那个老狐狸愿意?”
这次轮到袁崇焕诧异了,祖大寿连他都信不过,却偏偏信了皇太极,也不知道两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交易。
“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何可纲面现无奈,他们身后的危险也不少,去往皮岛的时候,路过盖州和旋城,他们都没有沿海行军。
就是怕引起躲在红嘴堡刘兴祚的误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刘兴祚会在昨年,也就是崇祯三年(1630)被建奴再次俘虏,然后问斩。
由于崇祯的一连串手段,使得皇太极根本就顾不得前去找刘兴祚麻烦。
特别是在关内京师脚下一败涂地之后,只是派兵再次打了国主李倧一顿之后,就回去了。
而且这个时候,刘兴祚可是一直都有袁可立在撑着呢。
要想一举拿下的话,付出的代价,肯定很大,陆战可能打不过,人家还可以顺着海路一直逃往登莱啊。
水战可从来都不是皇太极他们的强项。
“刘兴祚是不是又在闹事了?”
辽东三岔河东边,现在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也就只有刘兴祚了,瓷器一直都在蛰伏,现在看到了建奴的软弱,若是不出来闹腾一下,袁崇焕都觉得会很奇怪。
而刘兴祚要是闹腾起来的话,影响的范围可就很广泛了。
要是袁可立再找上崇祯,给上一点支持的话,建奴背后的这一颗钉子,又会迅速的发展壮大。
当然。
这样的壮大,对于他袁崇焕来说,也是一个威胁。
他本来就和刘兴祚的关系不是很和睦,要是有机会报仇的话,肯定是眼睛够不眨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的,现在也就是小打小闹,正在联系永宁,复州,金州等地一些想要脱离建奴的势力。”
袁崇焕只要一想到,刘兴祚的口舌伶俐,心中就是一阵发憷,当年他可是知道,刘兴祚怎么让努尔哈赤付出惨重代价的。
当时要是大明的反应快一点,朝廷给力一点。
或许现在皇太极的势力范围还要缩小一倍不止。
只可惜,最后还是因为朝堂之上有“能人”,硬生生的破坏了大好的局面,让大明一度陷入了困境。
“你在怕崇祯启用刘兴祚?”
袁崇焕眉头一挑,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