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草长。
正是放牧的好季节。
关外的草原上,一群群的牛羊四散在每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
牧民们骑着马,甩着马鞭,放出去的牧羊犬,在远处不断的犬吠,羊群和牛群顺从的被聚集在了一起。
仔细看去,才能够发现。
牧民只有女人,而没有男人。
即便是十二岁之下的小孩子,也都没有,牛羊虽多,可牧民们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色。
因为家里的男丁,都被林丹汗给召集走了。
说是需要夺回更多的牛羊,好让每一位牧民都不在的辛劳。
可这样的话,她们已经不知道听过了多少次了,没一次都是离别,或者说是永别来的更恰当一些。
从万历四十年开始(1612年),林丹汗率军3万入侵明朝,到现在崇祯四年,已经过去了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当中,他们蒙古人几乎都没有胜过。
也就如今的大清,进逼大明的时候,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占据了大明的九镇之一:宣府镇。
现在大明强大了。
在宣府镇中的蒙古人,时常就在担心这大明忽然打了过来,从而让他们失去了最好的一块栖身之所。
只是每一天都在等着大明的进攻,做着随时应对的战略。
可大明越是没有动静,他们就越怕。
现如今宣府镇中的原大明百姓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忽然生活过的好多了。
没有人去给这些百姓们解释其中的原因,免得堕了自己的威风。
可许多消息都是纸包不住火的。
总有人会胆战心惊的找上曾经被欺负过的原大明子民道歉。
此时就会说出其中隐藏的意思。
也是第一次,失陷在宣府镇中的百姓们明确的得知,原来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生活是会过的更好的。
这种神奇的体现,实在是没有办法向外人说明。
只知道从今往后,不会再遭受不明不白的毒打了。
大明子民的生活好过了,蒙古人自己的生活肯定就要难过一点,毕竟草原上的利益就只有这么多。
只要有人多一点,就绝对会有人少一点。
所以,在以往都是驱赶着汉人们出来放牧的蒙古人,这一次也不得不自己亲自动手了。
一个就是守护自己的牛羊,不被别人抢了去,另一个就是能够提前知道周围的消息。
她们放牧的位置已经离长城很近了。
放牧是真,观察大明是否出兵的任务,也是真的。
林丹汗在召集所有适龄的男丁,开始和大清的皇太极决战的时候,最大的一个变数就是大明的人入场。
一阵风吹过。
茂盛的高草,压低了身姿,让藏在草丛中牛羊显出了半个身子。
“看看,那边是不是有大群野马?”
其中一位牧民,瞧着远处绿浪翻滚,和曾经记忆中看到的马群跑过时引起的动静一样。
“长城脚下哪来的马群。”
另一位牧民好歹有点见识,然而说着说着,话语一顿,脸上迅速的没了颜色,手中拉着的缰绳,也僵硬的不行。
让坐下的马儿“唏律律”的一阵嘶鸣。
“你们觉得会不会是大明的人来了?”
僵硬的转动脖子,问着身旁的牧民,据一些有经验的牧民,在这个范围之内,是发现过不属于他们马匹留下的马粪的。
不用想,在这个时间段,只有大明的马队经过。
身旁一人一怔,随即尖叫一声,立刻就吹着口哨,让正在放牧的牧羊犬,把聚集起来的牛羊往回赶。
“快走,后面的牛羊都会自己回来的。”
听起来声音中有着急迫和害怕,做起事情来,还是有着条理的。
“对对对,咱们还要回去给报消息呢。”
抽调出来来此放牧的人,林丹汗给出来的赏赐可是不少,每一条有用的消息,都会奖励十头羊。
所以根本就不怕放牧的牛羊,回不了家。
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满桂的骑兵们,正在用平常的马速沿途巡逻者。
很快就有斥候前来汇报。
“尉长,前面发现了四位放牧的牧民,牛羊各五十头,全部都是妇女。”
满桂也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看向斥候指引的方向。
在他没有去往京师之前,可是没有配备这些东西的,哪怕是火枪也不行,再次回到马兰峪之后。
如今崇祯手下军队中的标准配备才给他们配齐。
只要使用的望远镜的将领,最能深刻的意识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东西对于战争的改变有多大,准确的说就是,只要敌人没有这个东西。
那么敌人的任何兵法,都会在眼前一目了然。
满桂在拿到望远镜学会了如何使用之后。
内心中就不住的叹气。
要是当年他出山海关的时候,能够有这种利器,又怎么可能被打的一身是伤,最后连山海关都差点回不去。
此时望远镜之中,已经看到了四位牧民正在飞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