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大明> 第二百七十三章年少万兜鍪(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年少万兜鍪(九)(1 / 3)

在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

已经有人带着口袋,拿着干粮往受灾最重的地方走去。

要是有人认为这些人是要前去救灾,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够找到更多的金银,这样才能够让他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当然也有良心未泯的人,可毕竟这是少数。

天灾过后,来到的就是人祸。

南京小朝廷的些官员和大臣们在想着发财,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的人也在想着发财,似乎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围绕着财富在活着。

事实也确实如此。

毕竟“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吗。

由于地龙翻身的距离,离着京师很远,还不在崇祯能够有效的控制之下,所以一些消息的传播,速度就很慢了。

即便是已经发挥出了更多的人去查找守在的来源。

在没有网络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这就是一个硬伤。

好在地动仪虽然不能够预测地震,提前做好评准备,可大致的方位也能够给出来,可以让官府还没有接到当地人守在的真实情况。

就立刻进入准备阶段。

“皇上,据地动仪给出来的位置,应该是南方,根据震动范围的大小,具体地点就在常德府那一带。”

道院的会议室中,坐满了各部门的人物。

就连被徐光启一直雪藏的王盈和阚玉树都被拉出来了,要用到的就是他们的数算,需要具体的计算方位,和大概能够造成的损失。

还有就是最大效率的调动雍州和冀州所有的物资。

本来这段时间,邢氏作为物流转运使,是会搭着顺风车,去辽东一趟会会自己的情郎的。

这一次还没有出门就被留下了。

如今需要他的物流,来最为最后一块物资运输的补充。

最中央挂着一张大地图。

崇祯在上面找到了常德府的所在地。

地龙翻身的忠心就在常德府,可受灾最大,范围最广的就是整个湖广。

湖广自古有鱼米之乡的说法,“湖广熟,天下足”首见于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1429年(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

1472年(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400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324万多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足食用也”。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1371年(洪武四年)国都南京的人口达20万人。据明嘉靖《长沙府志》载,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长沙府的人口达50.9l万人,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字。

这样一处繁华的地方,遭了天灾,还是在夜深人静,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

到底会有多大的伤亡和损失,崇祯连想都不敢想。

从没有这一刻,崇祯对自己手中的权利这么无力过,心中还对着自己能够把外敌都挡在长城之外。

就等着清理了全国的蛀虫,立刻就能够专心的对付关外的建奴,和一直对大明不是很友好的蒙古人林丹汗。

可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

就被老天爷一下子差点打回了原形。

“距离有点远啊,路途也不是很顺利。”

崇祯早就不是那种拿着地图比划着,看起来很近,自己很快就能够到达的地图盲了。

别看放大后的地图只有两尺的距离,鬼知道这样的两尺之地,到底要走多长时间才能够到达目的地。

而且当地的官府要是不配合的话。

也会耽搁更久的时间,从而错过了最快速的救援时间。

“咱们的官道,还没有修建过去,而且整个湖广的范围太大,救援所需要的物资和人手也会更多。”

李长庚看过了道院整理出来的而一些数据。

可不是那些空口白牙,说一句“好惨”就能能糊弄过去的。

他早就习惯了以数据来准确的判断大明的各处偏差,可这一次拿到的数据,还是恨恨的震撼了他一下。

每一处损失,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后面加了一个零。

可那都是人命啊。

更比说后面的财富,折合成的金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要多看一眼,李长庚就要使劲的呼吸了,心跳的厉害,他都不知道大明需要收多长时间的税,才能够填补的了这么大的一个窟窿。

建设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更何况是要从一堆废墟当中重新建设,安置流民,消除伤痛,一件件事情,全部都是在付出,没有任何的进项。

就连一直嚷嚷着要建造铁甲战舰的徐光启,如今也不吭声了。

拨款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