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大明> 第二百三十一章满眼风光北固楼(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一章满眼风光北固楼(五)(1 / 3)

回想过往。

孙传庭有理由相信,他们这样的军人能够活在这个时代是很幸福的。

就是那些士兵们的福利问题,也不用人去费心的操劳,更不用在朝堂至上和那些文人们挣得面红耳赤。

完了还要被人骂一句“丘八”。

最后拿到的也不过三瓜两枣,塞牙缝都不够,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叫花子团体来的更好一些。

翻开历史,从武则天的大周结束之后,有哪一个朝代会对于军功这么看重?

从不赏边功,到莫须有。

最后再到离他视线最近的,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的戚家军覆灭。

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崇祯能皇上,对他们这些当兵的已经仁至义尽了,接下来就该他们付出忠诚了。

所有来军队里,一开始混吃混喝的人,到最后都有了这种觉悟。

当然这也是崇祯敢于变法的底气所在。

当日在山林之中受伤的士兵有一百一十二人,可谓是损失惨重,几乎是两什的兵力全完了。

什长受伤两位,战死一人。

孙传庭过来说明来意之后,所有人就答应了下来,一身的伤势,也没办法继续服役了,就是舍不得军队之中的待遇。

要知道,他们拿到的薪俸可是要比地方上的官吏差不多,多出一块银元的。

更重要的是,吃喝拉撒,换洗衣服和鞋子,全部都是军队在管,而到了地方上可就只有薪俸可拿了。

这也是不少人不肯转业的原因。

李定国得了准确的消息,就清晰的感觉到,所有的准备已经做好了,就等着京师的公文下达。

只有当地的百姓们,对于暗流汹涌的衮州,还没有多少人察觉。

每天天一亮,睁开眼睛洗漱完毕就要上工。

虽然每天只能干活四个时辰,可家里有农活的人家也不少,只有没有土地的人才会闲的无聊的在城内的茶馆中听曲。

或者去酒馆之中喝酒吹牛。

巨大的消费让每一个被孙传承他们清理过的县城和城镇,都出现了繁华的迹象,而各种在冀州和雍州买的非常好的物资。

也在当地打开了市场。

不过随着各个县城工厂的建设结束,能够拿到的货物就更加齐全了。

随着财富的流通,在粮价不变的情况下,不少商家都赚的盆满钵满,只是碍于官道修建的速度太慢。

根本就赶不上他们出货的速度。

为此还有不少商人拿出了更多金元,捐赠给张国维用于修路。

“哎!花钱也是会让人痛苦的。”

张国维找上门来,对着李定国诉苦道。

以前是缺少金元,也缺少供人,现在钱多的,他看着都怕,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早就知道这些开办工厂的人,赚的钱最多,可没想到会这么多。

其实是张国维想岔了,工厂一开始的盈利并不多,只是少了长途运输的环节,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而想要商品卖得快,就必须运输的更远才行。

享受过冀州和雍州的水泥道路,就没有人能够忍受的了那种泥泞的土路。

得了收益的人,恨不得立刻把全衮州的路都修一遍。

因为他们发现,随着他们捐款修路,张国维混会做人的就在修路的路段上树立一座是被,上面就刻着修路捐款人的名字。

本来这个也没什么。

其他地方修路,也都有刻录捐款人名字的事情,然而这次不同,随着人命的传播,居然可以带动自家的生意向上上涨。

广告这种新鲜的事物,还没有被人发现其中的价值。

反正就是他们觉得自家的生意好了。

同样的物品,捐款的人家,买的就是比不捐款的买的多,于是接下来的一幕就很明显了。

商人们的捐款,瞬间就大方的多了。

毕竟捐出去的钱,能够从生意上赚回来,长此以往,细水长流之下,谁也不敢轻易忽视这种神奇的情况。

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在积德行善,才感动了老天爷让他们发财的。

随着数算的传播与重视,有钱人家里,也都养着一两位懂得数算的人,画出了一些数据图纸,上面标注的生意好坏更是一目了然。

李定国刚刚批示完一份公文,花钱修学校的。

整整一百金元,让他手上的财政有缩水了一点,他还想着如何向京师要钱呢。

听到张国维这话,心里就来气。

同样是在花钱,怎么张国维的钱,就是越花越多,自己精打细算的则是越花越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知足吧,我现在还在为了钱头痛呢,京师的助产钳已经弄出来了,需要在每一个县城建立一所妇幼院,这个是要花钱的,现在还有图书馆,学校。”

说着转身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衙门。

破破烂烂的根本就不成样子,前一任的官员,只顾着捞银子,就算是办公也在自家的家中。

衙门是个什么样子。

他是一点都不关心,当然每年向朝廷要银子修缮衙门的款项,可是没有少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