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的信誉,很可能就一次全部葬送掉。
变法才刚刚开始啊。
幺蛾子就出来,还不赶紧打掉,就有可能被人效仿,一烂就是一群人。
本就捉襟见肘的官员,瞬间就没了。
“皇上真是有先见之明,路修好了,走起来就是快。”
大半年的时间,从两头开始修路,已经完成了好几个段落,也给当地的县城注入了一层新鲜的活力。
只是有些地方地势险要,路并不好修从而暂时搁置。
卢象升这一次没有骑马,四轮马车现在已经是他们的标配了,一车不但能够装更多的货物,也能拉走更多的人。
爬起来飞快不说,还很稳当,也更加节省马力。
五千士兵五十辆大车出行,换着乘坐速度真的很快。
现在从皇太极手中缴获的战马可是很多的,要是在以前,可没有办法组织这么大的车队。
奢侈啊。
“就是修的太宽阔了一些,中间还弄了一排低矮小树,简直是在浪费。”
李长庚觉得皇上口中的绿化,除了好看,没有任何作用。
“四丈宽,按理说是够了,可以后要是运输火炮,也不过是刚刚好,没你说的那么不堪,修路不但要为民生着想,也要为军事着想。”
卢象升说着崇祯说过的话,把李长庚噎的不轻,这句话他也听说过,刚才只是担心西安府的张鹤鸣胡来,有所担心,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过脑子。
“你说的有道理。”
李长庚冷着脸说道。
“又错了,不是我说的有道理,而是皇上说的有道理。”
卢象升继续纠正道。
连续被说错了的李长庚冷哼一声不在言语。
宣部是崇祯很重视的一个部门,拨款也是相当多,虽然现在还没啥盈利的手段,可对流言和舆论的把握已经领先了其他人一大步。
李长庚实在想不通,在好好的前途面前,张鹤鸣为何会把持不住。
修好的路上来往的行人和商队不少。
看到大批的士兵经过,也都乖乖的让在路旁。
崇祯要求修建的公鹿是从中间的绿化带分成两路的,和他穿越前记忆中的公路没有区别。
“和来时确实大不一样,我记得原来那个地方是有小村子的,现在已经被合并成了一个小镇,你看那里,都是刚刚修建好没多久的建筑。”
每一段公路,间隔不远就有一条乡道,乡道就没有公路宽阔了,却也一样用的水泥修建,并且从根本上摆脱了泥泞难行的局面。
而乡道的延伸处,就是统一规划修建的小镇。
布局严谨,干净卫生,若不时多半年前,卢象升还看到过这里的脏乱差,他都要怀疑这些人上一次是不是把兵匪之乱,故意掩藏起了这处住处。
“这样的小镇,前面还有很多,只是大小的区别而已,里面管理的设施倒是齐全,就是缺少人去运作,本来皇上弄得那个是病专业挺好的,你也知道,现在可你没有多少士兵愿意专业,都觉得军队更好更有前途。”
被转移了话题的李长庚,早就知道了这些东西,而且当时因为看到走本上的描述,他自己都不太相信亲自带人下去走访了一遍。
坐在四轮马车上的士兵,也在好奇的看向远处,大多数都是冀州和雍州的子弟兵,看到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胸中就是一阵自豪。
半年多前,都是一群还吃不饱饭,前途无亮的年轻人,谁能预料到现在不但能吃饱穿暖了,家里的人还能住上干净宽敞的大房子。
远远看去,那些大房子修建的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乎比他们记忆中地主老爷家的房子都要漂亮。
全新的建筑方式,可不是原来那种土墙比得了的。
“士兵们都想多捞一点战功,最好晋升五丈再专业,将官们想的也是更进一步,这样到了地方上,也能够有个更高的起点,就是现在大明内部还没有捋顺,要不然早就和满清开战了。”
卢象升说的是他自己队伍中的事情,即便是那些因为伤残不得不退伍的士兵们,也都一个个的哭的泪人似得。
不甘心自己就这么走了。
崇祯给出的补贴很高,却也很难打动这些人。
毕竟军队相对来说单纯,到了地方上,可就难搞了。
俸禄虽然都差不多,可关键的问题是劳心劳力,一点小事没注意到还会被骂,那些识字的人,还经常写信给自己的战友。
抱怨自己还没有在军队里训练来的舒坦。
“有消息说,皇太极正在进行内务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若不是皇上剑走偏锋,也在大明变法,大明真的就危险了。”
李长庚处理的公文越多,对于大明整个的环境就越了解。
冀州和雍州看起来还好一点,别的地方可是连想都不敢想,虽然还没有爆发出多大的隐患,可那些地方的百姓,过得应该不会有多好。
“我在山海关的时候也听说了,袁崇焕还想着和皇太极有秘密交易,似乎被人家给拒绝了,不过在满清的朝堂上,可要密切的注意一个交做宁完我的人,现在皇太极手下大部分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