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业目前算是初步打通了……”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 来衡量秦紫素的‘鸡笼岛悟道’的话,由这个前宗教人士,现科学家, 来踏出买地反神化思想的第一步,多少也有些必然性——正因为秦紫素曾经是个正儿八经的女冠,又有在民间显圣的经历,她对于宗教的本质,无形间已有了朴素的理解。一个曾经的同道中人,是永远不会真正的信仰什么神明,由她突破这一层无形的思想藩篱,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不过,现如今,这股思潮, 还仅限于她在笔记本上随意涂写的几句话而已, 其余人对于这一晚的意义依旧是一无所知。这场神化与反神化的战争,最大的战场谢双瑶本人,就在距离秦紫素不到一公里的橡胶厂招待所里,整理着自己这两天的视察所得呢。“边际产物先放到一边去,橡胶轮胎、胶管, 这两个重点一解决,交通和医疗一下就有质的飞跃了。至于说雨鞋、雨披还有橡胶封口塞这些东西,重要性没那么高,可以等到南洋的橡胶园出产之后, 再进行大量生产,这几年先维持眼下的产量,作为奢侈品出售……”
当然了,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即便是扩大了产量,这些东西也注定不会太便宜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是百姓生活中较为难得的日用品。不过,这也是谢双瑶比较乐见的现象——她既然到处给人发钱,那肯定也要想办法回收货币,用工业品来换货币,比百姓自发地将货币兑换为贵金属要划算得多,这里牵扯到不少经济学的道理,是谢双瑶这些年结合工作自学领悟的。在买地没有自产贵金属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银行和消费来回收货币,这样市面上才不会老闹钱荒。
在买地粮、布这些基本民生产品的价格都不高的情况下,想要回收货币,就得培养百姓们消费的习惯——不要以为消费是人的天性,事实上,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几乎是不消费的,除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维持生活必须,又无法自产的东西,他们愿意用粮食去交换之外,其余一切在维生线之上的消费,都被视为是不良的习惯。
譬如说——一年买一身新衣服,一个季度,或者说一个气温段里,有两到三套衣服换洗……这在谢双瑶那个时代,属于极度简朴的表现了,但在此时,只有村里最殷实的小地主,才会有这样的消费习惯。一般的百姓即便日子好过了,也多有一年到头就是一件衣服的——天气热,就穿单衣,天气冷了就把这件衣服塞些棉花进去,扎个裤腰就算是御寒了。当然这是南方,若是北方的话,冬日怎么也要多备一件里衣或是棉袄,说北方的日子不好过,也有这样的缘故。
从前的日子不好过,手里钱少,衣服又贵,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手里钱多了,衣服也降价了,他们会不会改易自己的习惯呢?答案却未必是肯定的,固然有一些喜欢享乐,思想转变得快的农户,也学着城里人去置办四季衣裳,但害怕眼下的好日子难以持续,还是习惯性地为荒年储蓄,把日常生活中简朴克扣视为美德的百姓,其实仍然是占了大多数。
谢双瑶希望这些百姓能稍微地侵染一些晚敏江南的享乐主义风气,但要改动的,是对奢物的追求,或者说是改变对奢物的定义——比起单纯的追求华服美饰,把高科技产物视为最抬面子的奢侈品,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整个社会追求科学进步的风气的。所以,就像是马口铁、玻璃眼镜、罐头一样,把胶轮马车、胶轮自行车收取高价,奢侈品化反而有助于其最后普及。
而且,这也等于是给买地新兴的富裕阶级指了一条明路——自古以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因为谢双瑶自己生活简朴,买地的富人也都小心注意,很少有人一掷千金的炫富,又或是蓄房置地奴仆如云……可如果说赚到钱了,还和没赚到一样生活,那努力赚钱的意义是什么?
必须得给赚到钱的人提供合法花钱,合法炫耀的途径,否则,必然有很多富豪去买地之外以在买地不合法的行为挥霍财富,这也是谢双瑶不乐见的现象,因此,她不但主持着,在早期把库存中的廉价工业品当奢物来处理,现在也还是少量出货,以高昂的价格卖着三合一沐浴露这种‘天仙玉露’来回收货币,而且,在本土制造业这一块,也不忌讳安排奢侈品的生产。
就比如说眼镜——就是回收货币极好的形式,现在一架经过验光磨制的眼镜,就好像后世一台手工定制的劳斯莱斯一样,能卖出骇人听闻的价格,而且谢双瑶认为这还是挺公道的,毕竟,劳斯莱斯和五菱宏光不都是车嘛,但眼镜可是买地的核心工艺,离开买地的验光手艺和玻璃工艺,可没有一个地方能如此大批量地产出眼镜,就算能找出天然水晶来墨镜,成本也绝对不低于买地的售价多少,而且视物效果绝对不会有这么好的。
眼镜、座钟、胶轮马车、自行车,这都是近些年买地自己的科技成果,正在不断地收割富人,回收着货币——这些东西,和建园林、蓄奴隶、讲排场等等相比,妙就妙在它并不会太妨碍正常经济秩序的运转,不像是买田地买屋舍,你买了就占了别人的地,座钟这东西,你买个一百台也不会影响到别人什么的,而把排场从出入时前呼后拥,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