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发展到现在这般,已经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局之中。
本来,在新皇登基之日,张延龄带人赶了回来,强行阻止登基大典的进行。这本来已经是一种霸道的大逆不道的行为。
莫要看张延龄等人似乎闯进了天地坛之中,似乎控制了局面。但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局势张延龄并没有掌控。
整个京城现如今基本上掌控在杨廷和等人的手中,兵马和朝政之权都在杨廷和等人的掌控之中。况且杨廷和等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太后懿旨允许之下,在表面上是符合程序和法理的。
杨廷和做事,自然不会让人在明面上找到任何的破绽。也正因如此,张延龄今日的所为,其实已经激起了在座众臣的愤怒和不满。
这种完全不顾朝廷规则体统的霸道行径其实是最下等的行为,是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的。大明朝立国一百多年,王朝延续的基石之一便是基于全体朝臣认可的合法的程序和秩序。就算是在王朝更替这样的大事上,也没有人敢罔顾基本的准则。
即便是当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他进南京城的第一件事,还是去拜祭孝陵,去收买人心。
张延龄今日的行为,已经是规则的破坏者,可以称之为大逆不道的谋逆行为。所以,很快,他将会遭到反噬和清算。在规则的维护和基本准则的维护上,一个无视规则的破坏者便是所有人的威胁。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张延龄当然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不得不采用强力手段阻止今日的登基大典,否则,后续的事情会脱离他的掌控。一旦新皇即位,木已成舟,留给张延龄的机会恐怕便只有起兵造反一条路了。
张延龄不愿意让大明陷入刀兵攻伐之中,所以他选择了冒险回京城,阻止这场登基大典,让新皇即位半途中止,以避免登基之后带来的皇权的不可阻挡的压制。
但这么做带来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反噬会很快到来,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行为的话,自己便会成为乱臣贼子,便很快被反噬清算。
正因为如此,张延龄才抛出了之前这朱厚照之间达成的协议。在目前这种情形之下,唯有朱厚照的遗诏可以成为张延龄的行为的挡箭牌。唯有打着死去的朱厚照的诏书的幌子,才能让自己今日的行为不受攻讦。遗诏,是最具有权力的旨意。先皇遗诏,那正是臣子在特定时间内应该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虽然,大都督府还没有来得及建立。朱厚照的这份诏书其实更多的还是安张延龄的心,表达他对于张延龄收复河套,打击鞑子的感激之情。以此来强调他不会食言,让张延龄能够对自己放心的一种举动。朱厚照其实也并没有着手进行大都督府的重新建立的准备,也并没有同其他人谈及此事。这件事知道的人还很少,便是因为朱厚照其实尚在犹豫之中。
但是,这份诏书的存在,却在此刻给了张延龄一个行动的理由和凭据。让张延龄今日的行动有了法理上的支撑。朱厚照既然已经任命张延龄为大都督,且又承诺大都督将可以参与政务决断。那么在没有张延龄参与的情形的下,所有杨廷和安排的一切,在道理上是可以被称为无效的行为的。张延龄的阻止便不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而是有旨可依有法理可依的行为。便无可指谪。
文武百官们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皇上的诏书是真的,但是凭借着这封诏书却也不能完全推翻朝廷上下的决定。毕竟这件事发生的太过突然。朱厚照生前并未有只言片语的提及。
如果说按照遗诏所言,大都督府重设,张延龄为大都督,并且主持朝政大局的话。那么其他衙门的官员算什么?又无正式裁撤和改革衙门机构的圣旨,突然间便权力转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以这封遗诏的内容来行事,便会造成大明朝廷的军政权力的混乱。内阁外廷各衙门又没有被裁撤,他们的职权又没有被剥夺,现在又冒出来个大都督府。这岂不是一场混乱。
杨廷和皱眉沉思着,本来他已经想好了,今日这件事自己已经占据了道义上的上风,同时也占据了实力上的上风。很快自己便会集结相关人等,商议决定针对张延龄的清算。但是这突然冒出来的遗诏赋予了张延龄今日所为的权力,让事情变得麻烦了起来。
不承认遗诏的内容是不可能的,那可是朱厚照的诏书,在情感和法理上具有极大的约束力,太后懿旨也是不能比的。此刻的情势当顺水推舟,谋求下一步行动,而非其他。
眼下能做的,或许便是暂且妥协,行缓兵之计。
杨廷和心念电转,很快做出了决定。对于弑君之后的一系列行动,杨廷和其实经过了太多的谋划和思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突发事件的预案,他都基本上考虑到了。
虽然对于朱厚照临死之前的这份诏书,杨廷和并不知情,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是谋划应对一件事的底层逻辑是大同小异的,只要目的不变,其实对于突然事件到底是什么,并不影响预案的应对。
杨廷和立刻有了应对之法。
首先在明面上,必须承认遗诏的效力,必须承认张延龄今日所做作为是有根据的。以此为由,这新皇的登基大典,怕是无法进行下去了。这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