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吕熙和姜维他们谈话,又过去三天了,而在这三天中,他一直都派人严密监视这三个家伙。
I想要看看他们在得知这一巨大的秘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其中姜维自然是兴致勃勃,眼下他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外,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对现有历史上所有抄底啊军事制度的了解当中去。
吕熙明白,这么好学的小伙,目的是想要从中摄取一点他能用到的经验之法。
小伙子很不错,可以给个小红花。
然而相比之下,司马懿就淡然多了,他自从那天回去之后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真是应了那句话,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每天他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就是吃喝玩乐。
让别人看起来,他这一天就好像是开玩笑一样,一点也不上进。
但是吕熙却知道,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
暗影侍从在中写得清清写得清清楚楚,司马懿虽然日常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背地里他不断地研习研习之前吕熙所发布的每一道政令、军令。
目的是什么?
吕熙认为,司马懿这么做是为了从中寻找自己办事的方法和诡计习惯。
他一定很清楚,
既然答应参与到修改军事体制这件事情中来,很容易就会翻车。
毕竟反对的人太多了吗。
但是翻车之后又该这么办?
吕熙来认错?
不可能的,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找几个替死鬼,那么他们三个,自然不让地就成就成了首要人选。
司马懿这是在竭尽全力的为自己寻找退却之路。
果然是个聪明人。
而且这个行为吕熙也认定,非常符合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人设。
能屈能伸、韬光养晦,还有就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余下最后一个钟会,他的行为多少就有点叫人迷惑了。
自那一日从吕熙处离开之后,他竟然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到了政务的处理当中。
因为眼下他和姜维虽然都有军职在身,但首要工作还是帮助郭嘉和戏志才处理政务。
从终会的表现来看,他这似乎是想要消极怠工啊。
这一下他倒是熙弄得有点有点不是太明白了,不过无所谓,吕熙原本也没有让暗影过分地探查探查,只是相信里有个数而已。
现在得到的这些情报,已经足够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吕熙最重要的就是等待一个可以推行的时机。
时过境
迁岁月流转。
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之后,吕熙也终于在一次超会中,找到了那个机会。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杜袭说起。
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重臣,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济阴太守杜根的孙子。别看他在历史上不出名,但必须承认,这也是个能人。
当时历史上,夏侯尚曾和曹丕亲昵,感情非常亲密。
杜袭认为夏侯尚不是对人有益的朋友,不值得特殊对待,就把遣话告诉了曹操。
曹丕起初很不高兴,后来才回想到杜袭的见解是对的。
而这货对君上和言相劝而不冒犯,也算是他的一大特点。
主要吧,吕熙认为这个还是和他的家教有关系。
这货是个标准的官n代,而且因为家族出自颍川,所以和荀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甚为密切,正所谓鸟虽鸾凤非飞腾远。
杜袭从小就在那么一个环境长大,有能耐有本事,有理有据,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次也是让吕熙抓住了机会。
当日超会之上,吕熙有意将话题引到当前的军事制度上,所有人都在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因为吕熙采取的事会上随便说,事后
不讨论的方针,而且因为多年来他的不着后账,也让大家都放心地表达表达态度和见解。
而当时杜袭就提出了军事结构复杂的理论,不过他的出发点却是放在了吕熙身上。
杜袭表示,当前的军事体制虽然也是经过修改的,可是因为大汉所实际控制的土地在改变,那么军队方面不停地调整调整才是。
之前的方法已经老旧,所以更改修缮已经是首当其冲的要务。
干系到吕熙身上的就是一个控字。
正所谓号令一统,天下无敌。
吕熙虽然能做到,可是因为分管的将军太多,而且在顶端领兵的人,又都是大能大才之辈,所以长此以往下去,只怕会让吕熙对军队的控制、约束能力下降。
杜袭的题意和吕熙所想无二,但为了避免让朝臣们有所察觉,冒出来挑事,所以吕熙当时在朝上的反应是把杜袭狠狠地申斥了一顿。
骂得狗血骂得狗血喷头,都快没脸见人了。
然而杜袭呢,虽然面上一副悲怆委屈的样子,可是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倒不是有什么毛病,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已经看穿了吕熙的心思。
挨骂有些时候真的未必就不是好事,比如在雍正年间的田文静,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