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朱元璋端着茶盏,看着跪在金砖上的赵晨,面色平静道:“这经济控制论,是你写的?”
“陛下,那是徐赝绪大半夜逼着我写的,他说我不写,他就要砍了我!”
赵晨心中妈妈批,昨天晚上又是一个没睡好的夜晚,徐赝绪折腾了他两个多时辰,刚刚睡下去,不过一个多时辰,又被朱元璋呼来喝去的喊到了皇宫里。
“哦?那你写的,可都是真的?”
朱元璋手中拿着这本所谓的经济控制论,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开疆拓土的,也没有一个皇帝,不想让自己丰功伟绩,留给后人传颂。
即便他是朱元璋,也不例外。
不过好在,朱元璋不是那种好大喜功的人。
“这个方法绝对是可行的,但成效会慢一些,毕竟需要时间来潜移默化,若是做的急了,那就只能屠杀了,可是如果把西域屠杀干净,那也不是我们需要的西域。”
“一个云南,都移民三十多万,要填满西域,最少要移民三百万过去,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赵晨摇了摇头,他不是没想过把西域屠杀干净,就像某个自诩和平化身,和平使者的国家,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建国二百多年,只有十六年没有挑起战争。
反而人家真正本着和平发动的战争,被他们……
但那样做,确实不是一个华夏人应该的事情。
自然,赵晨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熏陶,但屠杀西域,后边收尾工作,也是没有办法进行不是?
那么大的西域,想要填充,没有个几百万人口,根本不可能。
大明朝才多少人?登记在册的,不过五六千万丁口罢了,便是中原大地都填充不满,何况是外边了。
“你这个办法很好,不让西域自己产粮食,而是从中原调粮食过去,这样的话,他们确实会无法脱离中原的控制,一旦脱离,他们就会被断粮。”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朱元璋微微点头,他是赞同赵晨这个办法的,时间,大明现在不缺时间。
愣了片刻,赵晨摇了摇头,他把自己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办法,让西域种植一些中原需要的东西,用来换中原的粮食。
一个不能产粮的地方,他有可能造反嘛?
一旦这件事情成了,就算他们要造反,也要提前几十年谋划。到那时,大明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山高路远,从中原把粮食运过去,你知道路上要消耗多少?消耗的这些粮食,还是时刻都要消耗,而不是一次。”
“一千石粮食,不说从应天,即便是从西安府送去,到了西域,能剩下六百,都已经是极好的了!”
朱标在一旁翻看着奏疏,头也不抬的给赵晨解释道。
“而且,道路崎岖,做起来或许连六百都剩不下。”
朱标跟着又补充了一句。
一千运出去,到目的地剩六百,这一来一回,岂不是要赔死了?望了眼朱元璋,内心暗暗思量道:“道路不好,我们可以修路啊。”
“修路?那又要给百姓造成多少负担!真是妖言惑众。”
朱元璋心口一痛,大明朝经过他二十多年苦心孤诣的经营,终于勉强走出了元廷的惨淡景象。
穷苦百姓也只是处于刚刚能吃饱穿暖的阶段罢了,距离盛世,至少还有个三五十年的距离。
修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可以修秦直道啊,我在西安的时候,以前的秦直道,现在还用着呢,只不过年久失修,不过那上边是一棵杂草也看不见。”
“我知道一个东西,可以让秦直道的泥土道路,变成钢铁道路,不被风雨所影响。”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工程是人做出来的,而且修道,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啊。”
赵晨原本还在考虑要开一家什么样的工厂,现在好了,老朱把订单都送到自己面前了,这要是不吃下来,那可太对不起自己了。
“说说吧,修道怎么就利国利民了。”朱元璋顿了顿,秦直道,多么熟悉的名字。
那就是骑兵的高速公路,大军在上驰骋,五日之内可以从咸阳一路奔袭到靖边关的秦长城。
这在战争时期,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朱标也是来了兴致,利国利民,有功绩的事情,试问一句,谁不愿意做?
“首先,修一条路,利国是在朝廷调集兵马粮草军械等,战争时期,派兵驰援,若是有一条比秦直道还好的道路,大明朝的军队,从国都出发,十日抵达燕云,十五日抵达辽东,二十日抵达大宁卫,秦宁卫。”
“如此一来,北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驻守了,只要有点燃烽火,可以借住城墙,抵住京师派兵时间的军队,足以应付。”
“北疆的压力减缓,朝廷就有更多的财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安宁的环境,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发展技艺。”
赵晨第一次在武英殿听说要迁都的事情,他的否定态度是根深蒂固的,在他的脑海中,都城就应该在北平……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晨的感官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