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自是不敢乱说,但他作为一个商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他想去海外,甚至他想在海外自己圈个地,依照大明现如今的军事实力,周边还都处于蛮荒时期。
刀耕火种的社会下,圈个地,画个圆,关起门来做国王,多么有成就的事情。
可一旦要迁都西安,这个新王朝,必然要放弃更多的东西,目光挑动,赵晨是在西安府住过许久多,对哪里的情况较为了解。
躬身作揖道:“西安府虽是六朝古都,人杰地灵,但那只是以前,陛下开创万世基业,事事效仿先贤?先贤的做法,是一面镜子,只能对照,而不能悉数搬来使用。”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大海的潮起潮落,一吐一吸。”
“在我们的世界,时间统治着一切,不知多少年前,大禹冶九鼎,而定天下九州之地,河南河北,豫州之地,豫为何物?象乎?”
“然河南河北之地,已经多少年见不到象了,怕是整个大明的象群,也都集中在云贵之地,要不了多久,整个大明都不会在有象群出没。”
“时间让这片土地,饱经沧桑,土地肥力严重不足,陛下要迁都关中,绝非殿下修缮城墙,扩大轮廓,修建皇宫,便可迁都……”
“陛下为君,自然要为天下万民考量,国都更是重中之重,在天子脚下,要兼具军事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三大中心论。”
“最不济,也要坚持政治中心,以陛下为主导的政治,自然以陛下为中心,军事中心,这是立国之根本,军队可以不用,但不可以荒废,可以无永久和平,但不可因为和平而疏于训练。”
“哪怕国都不承担经济中心的任务,政治中心有陛下和朝廷在,自然水到渠成,可这军事中心,应天府养了多少卫所兵马。”
“水陆两军,逾三十万众,而且是长期保持这个数字,陛下龙驾移动,国都迁徙,这些人必将跟着陛下前往新都,拱卫朝廷。”
“如此一来,关中历经六朝,千余年时间的开发,供养当地百姓,已经成了困难,如何供养这数十万大军和朝廷百官……”
“乃至于,承担军事中心的指挥地位,六朝古都是西安府的荣耀,象征,但也是它的弊端,时至今日,西安府早已经无法供养朝廷及朝廷中央军队数十万人丁战马。”
“若从江南调粮,走运河至关中,这一路上,不说消耗,便是每年在运河上的投入,怕也是个天文数字……”
赵晨唾沫星子横飞,说的双唇发白,一口气将心中的想法都说明白,关中之地确实是六朝古都,而且每一个定都在西安府的朝代,在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结果呢?这是荣耀,也是负累,关中能开发的早已经被开发得干干净净,哪怕是有通天之能,也决计做不到。
“从江南调粮,运河……”
朱元璋捏了捏鼻子,看了眼朱标,朱标对赵晨的言论,倒是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是想迁都的,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们,早已经改头换面,和江南的士绅们,地主们,勾结在一起。
这对朝廷的统治,形成了极大的危害。
但也确如赵晨所说,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那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国家的运转都要重新制定。
尤其是运河,洪武年是废除运河,弃之不用的,直到朱棣迁都北京,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启用运河。
十三边的军粮,都是从江南走海运,抵达旅顺口,在分散前往宁王,辽王,燕王三地。
山西的晋王府,地方的粮食自给自足,西安府亦是如此。
“那你的意思是说,西安府不适合做都城?那你认为,哪里适合做都城?脚下的应天府吗?还是其他什么地方?”
朱元璋心中不知哪里来的无名之火,愤慨的对赵晨诘问道。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这……”
话音未落,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赫然起身,指着赵晨道:“滚出去,来人,把他给咱架出去,胡言乱语,祸乱朝纲!送去锦衣卫,传蒋瓛好生炮制!”
翻起脸来,那朱元璋真的是,什么人也不认识,直接开口狂喷,甚至一度要将赵晨送去锦衣卫,那可是送去锦衣卫诏狱,可不是送去锦衣卫当官的。
看着怒火中烧的朱元璋,赵晨没有说话,朱元璋赖以生存的洞察人心技能,也是赵晨引以为傲的,他会这么激动的和自己在这里说这些。
那显然是他听进去了自己说的话,但为什么还会发飙,那怕是有更多的原因,是赵晨无法考虑到的了。
几名锦衣卫校尉进了武英殿,拖着赵晨便向外边走去,从始至终,赵晨没有说一句话,朱标站在一旁看着,面色凝重,也不知他心里在考虑什么。
但终究是没有在这种场合,替赵晨说话。
蓝玉捏了捏拳头,牙齿咬得紧了,不由得发出一阵阵声响,嘎吱嘎吱,暗暗思忖道:“好大的胆子啊,这种事都敢说出来……”
“不过,你不会死的!”
瞳孔放大,蓝玉似乎在想用什么办法来救赵晨,毕竟迁都的事情,动摇的是他们淮西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