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阳在柴桑的行动,不但对于徐凌风来说是个极大的震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江北战局。
虽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项阳在宋齐军这次反扑中扮演的角色,但是徐凌风的“后院”在这种敏感时刻突然起火,而且几乎烧了半个院子!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儿。
易秋娴与霍飞勇等人更是直接得到了信心加持。
虽说陛下与他们还隔着整个大江,而且短期内没有回江陵的意思,不过听到陛下在柴桑的活跃,让他们产生了依然是陛下在指挥这场大战,还是在陛下麾下作战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们一直无往不胜,这次也不会例外!
徐凌风紧急回到建邺。
他虽然帐下大将无数,但是这种牵制到一郡得失的大事,必须要他亲自处理。
宋齐军与他多年争锋,乃是老对头了,互相间的仇恨感也远胜过大凉军。
所以,徐凌风明知道争霸天下的重头戏在江北,明知道宋齐还需要些时间重整旗鼓恢复实力,但却绝不敢低估他们反击的心!
袁义从徐凌风的动向里,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的心中,何尝不知道徐凌风一直对徐州军的主导地位虎视眈眈,能让他如此失措,说明柴桑之事比传出来的信息要复杂很多啊。
江夏之战,他已经不能再优哉游哉地进攻,必须要加紧了。
不仅是这边,只靠江夏给大凉军整体的压力不足,北边也必须要动手才行!
……
宛城东北方向的商道之上。
因为宛城周边地形较为平坦,本身也处于四通八达之地,所以商路发达,人员往来密集,而且没有什么艰险的关隘作为防守支点。
大凉军的防守重心集中在江夏一线,手上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兵力集中在宛城,所以易秋娴没有再向宛城增兵,还是利用刚刚进军荆州之时,项阳留守在这里的一万多精兵,最多再加上霍飞勇领军南下之时,留下了数千兵力。
此时,宛城的总防守兵力也不到两万人。
他们不可能在这么广的平地上布置防线,设立大营,只能主动回缩防线,优先保证宛城的防守力量。
只要宛城不失,哪怕这边遇到什么意外,也能保证大凉军将来有反击的支点,可以保证从关中至襄阳之间的联系,避免让荆州之地变成一块“飞地”。
但是,守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不对啊。
所谓的“联军”,进攻压力一直集中在南部江夏之地,而且霍飞勇将军作战给力,没有让敌人得手。
宛城守军甚至奇怪,南边这么紧张的局面,为何不把他们抽调一部分支援南部。
敌人近期也开始从其他方向上发起进攻,不过最靠北的,也只是对襄阳之地有些骚扰而已。据说易秋娴将军早有准备,在襄阳布下不少兵力,狠狠地给了敌军一个教训。
至于宛城……
本来敌人的数量就比较少,大凉军又主动把兵力回缩。将士们大都缩在城内,怎么可能遇到敌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所以,就好像是一派风平浪静的样子。
可是,敌人也学精了,不知道哪一路诸侯分出了少量的骑兵,开始不断地对宛城周围的商路进行袭击了。
这样做,其实对他们自身也有一定的损害,但现在大家已经不在乎了。
大凉军拿下荆州之后,对于中原诸侯的威胁性陡然增加。
过去,他们因为跟大凉朝廷势力离得远,诸侯彼此之间互相征伐,都想着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明知道某些商队的来历可能会有问题,他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
他们当初都是以反大凉的名义起兵,但打到现在,只要能增强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在其他诸侯之间脱颖而出,就能借用大凉商队的力量。
然而,当大凉的威胁逼近到面前之时,他们再短视,也不可能因为一点小利,放过眼前的大敌。
因此,冀州与青州甚至是徐州小沛等地的商队依然会在宛城周边往来,但是兖州与豫州之间的诸侯,却完全断绝了他们的商队往来。
区别在于,有些诸侯还想着持中立态度,最多只是拒绝他们的商队进入,却没有主动进攻。
而现在已经结盟敌对大凉军的势力,直接派出了骑兵开始发起突袭。
宛城守将孙林接到消息之后,立即把手下诸将集中起来,商讨应对方略。
“孙将军,现在接到的敌情,不过是些许敌人突袭,我等身负朝廷重责,当以大局为重,先忍一忍吧,只要守好了宛城,等南方分出胜负,陛下回军之后,敌人也绝不敢继续嚣张了。”
两位老成持重的将领觉得还是以稳为主。
“那怎么可以呢!此时我们绝对不能默不作声,更不应该满足于死守宛城!”
于南乃是随着陛下突围之后,军中新崛起的将领。他一直随着霍飞勇与陛下在关中等地作战,屡立战功,算是军中崛起速度极快的新贵将领。
“将军,宛城的战况算是较为平稳,而且作为新收复的地域,荆州的价值对我大凉来说,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