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和于白残余的水军数量不算少,他们支援庐江可以表达扬州军的诚意,同时,又不需要让扬州水军打头阵,先跟不熟悉的敌人交手。
杜鹏和于白或许也能体察一点他的用心,不过两人无怨无悔。
在荆州被大凉军击败,被他们视为平生大辱,主动投靠扬州,站稳脚跟,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对大凉军展开反击,报仇雪恨!
这次陈飞终于吃了不小的亏。
他本以为,这么谨慎的探查,应该不会迎来太多敌人,哪怕庐江派出水军想要驱逐他们,自己扭头就走便是。
没想到,庐江与扬州的联军派出这么大的阵仗,专门为了对付他。
陈飞第一时间没有发现敌军的意图,还想着先进行作战,实在撑不住了再走。
但是,情况急转直下,当他毁掉庐江水军十余艘小船,想要撤出战场之时,却发现后路上又出现了一支水军!
己方水军的大体位置,陈飞心中有数,瞬间就明白,这支水军绝对不是接应自己的船队,而是敌人的伏兵!
正面庐江水军看到援军已至,进攻得更加凶猛,死死拖住陈飞的船队不让他们脱离。
另外的方向,于白和杜鹏的水军分别逼过来,眼看就要对陈飞的水军形成合围之势。
假如所有船只混在一起形成乱战之局,那么陈飞就将丧失对他手下的船只的指挥能力,敌军必定会在乱战之中,发挥兵力优势,将他们各个击破。
陈飞也有了很多在大江之上作战的经验,最后关中利用大江宽阔的水面以及水流,强行带着水军船队拉开少许距离,没有被合围住,不过他们也无法甩脱敌军的追击。
陈飞使尽浑身解术,拖延着时间,终于拖到了楚家船队的支援。
陈飞与楚家三妹互相配合,牺牲了二三十艘战船和上面的将士,才勉强将敌军逼退。
这一战之后,大凉水军的损失不小。
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江陵和江夏,船只的补充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此战对于士气的打击才是最严重的。
陈飞倒是认识到了自己在大江上指挥的不足,收起自傲之心,开始研究战术,同时向朝廷请示,派出工匠前来荆州,研究对于战船的改进。
关中等地的工匠其实不是船匠,甚至一辈子也没有造过什么大船。
不过,他们在项阳的启发之下,对于各种复杂的物理结构都能进行分析的设计。
这些工匠与荆州本地的船匠们可以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必能设计出战力更好的新型战船。
易秋娴就在襄阳坐镇,以她的资历与权力,当场拍板,放弃对于运输大船的修建与改进,就制造专门进行作战的战船,工匠们则根据将士们的需求,对现有战场进行改进。
这种制船之法,其实有极大的浪费,这代表着他们以后还要专门再制造运输用的大船,补足后勤补给的短板。
不过,水军现在依然是大凉军的弱点,他们必须能打胜仗,加强对于大江江面的“制水权”,然后才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资格讨论运兵.运粮的问题。
项阳急于得到出海口,本来是想直接把目标对准柴桑郡与建邺等扬州的大郡,现在看来,庐江对于荆州的威胁与干扰太大了。
既然徐州军与扬州军已经结为同盟,那就要先把庐江拔掉!
易秋娴下令,让陈飞近期避免与敌军直接接战,这段时间先以恢复战船船队以及士气为主。
陆上则开始征调本地的兵力。
关中目前还是大凉军的第一大兵源地。
不过,关中恢复产生已经步入正轨,年轻劳力事关关中的发展,不能无限制地仅从关中抽调人员入伍,荆州之地离扬州最近,既然已经拿下了襄阳等精华地界,自然要想办法从这里直接征兵。
北方之人入荆州作战,总需要不短的时间适应与水军配合作战,荆州本地兵源就没有这个问题。
让易秋娴更加动心的是,荆州本土虽然也出现多股义军,互相争战,不过他们遭受的破坏比起中原要轻一些,人口数量反而不弱于中原大州!
易秋娴以原来大凉军的将士为骨干,充实到伍长与什长等位置上,让他们带领新兵,以求尽快形成战力。
这个办法并不是项阳启发的,而是易秋娴自己想出来的,果然得到了验证。
陈飞这段时间,跟楚三小姐关系突飞猛进。
他们两人也是不打不相识的典型了,在发展水军方面也各有所长,只要他们二人配合好,进攻扬州不足,但是防守荆州水道还是足够了。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只等项阳回归,他们就能展开大战了。
……
扬州与徐州之地一片喜乐。
上一次他们有意伏击,终于大败敌军。
对于他们所受到的巨大压力,现在终于长松一口气了。
于白和杜鹏更是畅快!一次小胜,先发泄一下怒气,教训一下那个叫陈飞的将领。
而且,在扬州军内部,他们也算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袁义那边也很大方,派使者送来了大量的财物,表达感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