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之行已经确定人选,萧炎陵自然不去了,不过他出面引荐了一位谋士。
皇帝御书房内,“皇叔,您介绍的这位谋士是何许人也?”
“陛下可是不放心?”萧炎陵坐在茶几前,慵懒的靠着,一副“皇帝你是不是怀疑我”的神情。
“呵呵,朕自然不会怀疑皇叔的眼光,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抵得过萧丞相派的人。”暗自抹了一把冷汗,他可不敢得罪这位皇叔老爷子。
“对于萧宜城,陛下以为如何啊?”
“嗯,他与皇叔似乎有些相似之处,不过,朕觉得,他有点阴沉。”
不好相与的样子,虽然封他做了都尉,可皇帝还是不太喜欢他,也不是他有多讨厌,就是因为他是萧丞相的人,就喜欢不起来。
萧炎陵嘴角扬起,“陛下,他可是你我的姻亲呢?”
“什么?姻亲?不是萧氏一族的外室吗?”
“那陛下可知道那外室是谁?”
皇帝眨眨眼,一脸莫名。
“说来话长,臣也是近来才知道的。”萧炎陵一扫慵懒,端正身子,正色的看着皇帝。
皇帝见他一本正经起来,也不由得紧张。
“在九十多年前,我玉箫皇族曾有位公主远嫁西宁。”
“哦,那我知道,在本朝史书上看到过,那位公主是太上皇最喜欢的女儿。因为要跟西宁签订百年合约条款,也表示真诚,就两国连姻来着。”皇帝熟读史书自然也是知道的。
萧炎陵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本来吧,都那么久了,谁知道谁呢?可就是,偏偏出现了几个让臣感到疑惑的人,于是臣就花重金派人去西宁查探了一翻。”皇帝瞪大眼,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皇叔,您可真厉害啊。”居然能把手伸到西宁。
“咳咳。小意思,不要再打断我。”这种事情,有钱就能使鬼推磨了。
“哦哦哦,皇叔,您继续。”皇帝不好意思的笑笑。
“签订百年条款后,西宁确实安定了几十年,直到公主驾鹤西归,她的儿孙们也是很听话的,没有违背他们老一辈的规矩。”应该是公主教育的好,西宁史书记载的都是这位西宁皇后兼太后的善举政绩。她不但帮助西宁摆脱贫困,还建造了书院,培养当地人才。每次在进贡玉箫的贡品上也是分毫不差。
在皇后位份时也是协助大王管理政务要事,后宫之中只有寥寥几位妃子,介都是顺服与她。
此后,她生儿育女非常成功,儿孙子都是继承大统的一代明君,武将,文人能士。
女儿们也是知书达理,嫁的都是朝中官员,西宁大王曾留下美誉:今生有吾后是西宁之大福禄。
后来大王去世,子承父业,她也成为了第一代太后。
那是无比的荣耀,她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为了后代的培养费劲心力。
在她离开之际,写下书信飞鸽传书至玉箫皇宫。书信的内容写到:吾皇隆恩,百年合约哀家没日没夜都在恪守,现大限将至,在弥留之际书信送达,愿吾皇深泽,继续福佑我西宁子民。
短短数语,却道尽一生的沧桑谋略。
那时老先皇收到信件就分外高兴,看了书信内容更加欣慰,在得知她享年七十岁后就与世长绝,老先皇很似悲伤。此事也记载与玉箫的史书中,名流千古数百年。
“这位玉箫公主的政绩朕也是唏嘘不已,实在难得。”皇帝感念,不由得心生敬佩。
“虽然史书这么记载,但臣却在西宁皇室中查到了另外一件事。”
“.....”皇帝很好奇,但出于不敢打断,就只能瞪大眼睛等待下文。
萧炎陵缓缓地拿出袖子里的一封密函,“事情经过都在这里了,陛下,你慢慢看吧,时辰不早,臣要回府了。”一壶茶喝完,萧炎陵就起身要走。
皇帝接过宫人拿过来的密函,心有戚戚的嘟嘟嘴巴。
“皇叔,您怎么故事讲一半啊?”他都被挑起来了。
“喏,剩下的自己看吧。”懒洋洋的转身打算离去,皇帝无奈的叹口气。
人命的刚想打开密函,可萧炎陵却回转过来,皇帝以为他改变主意了,笑容刚挂上脸颊。
就听到他说:“哦,对了,陛下,臣忘记告诉你了不能去西宁的原因了。”
这时皇帝才回神,是啊,他今日召见皇叔不就是为了问此事吗?
刚才见他在喝茶他就没打断,后来一听故事,就忘记了。
“那是因为...臣又要做爹了,身为父亲,夫君,自然,不能离他们而去。”
说完,也不等皇帝有所反应,萧炎陵挥挥衣袖,这次再也没回头。
皇帝还在回味刚才他的话,随即意会过来,才明白的释然一笑。
“原来皇叔是因为皇婶婶。”也是,对于皇叔来说,皇婶婶是他的心头肉。
低头看着手里的信件,皇帝忽然想念顾无暇。
罢了,今日,他也早点去陪她吧。
放下手里的密函,就走出了御书房。
天色渐渐暗沉,萧炎陵离开皇宫时已经日落西山,玄机依然在宫门口等待。
“王爷。”见他出来,玄机上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