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历史的便都知晓,历史之上,刘备三顾茅庐,请了卧龙诸葛亮出山。
而后便是刘备攀至顶峰之时。
先是自豫州,退居荆州,再是舌战群儒,联合孙坚。
而后周瑜一把火,将曹操一统大业烧的片甲不留。
自此之后,便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杨辰别的不知道,三国历史读了不少,自然更清楚诸葛亮有多可怕。
诸葛亮最可怕的地方,是隆中茅庐之间,刘备诸葛两人相对之时,诸葛亮做的谋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仅仅一段话,便直接点出荆州重要,东连吴会,吴会便是绍兴的别称,巴蜀,便是川蜀之地。
此段话,便是说明荆州东部,可顺长江而下,一路到达吴会等地,而西面,则是进入巴蜀等地的交通要道。
此时荆州的主人,乃是刘备宗亲刘表,其人若不可言,据不可守,软弱无能。
只要刘备前去,荆州几乎是板上钉钉。
此话便是要刘备先夺取荆州之地。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夺取荆州之后,便点出大后方,最根本的根据地,乃是川蜀益州。
此时益州牧为刘璋,刘璋暗弱无能,不堪大用,庸人一个,不可统治一方土地,心无大志,偏安一隅。
汉中在益州背部,张鲁乃是汉中郡郡守,手下有兵力,有野心,想要吞并益州,便穷兵黯武,大肆剥夺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刘璋暗弱,张鲁无能,益州巴蜀等地想要明主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
现如今刘备乃是皇室宗亲,又以仁义著称,有关羽张飞等英雄辅佐左右,又对名人贤者如饥似渴,进入益州,自然会受到百姓士人欢迎。
再然后,便是军事谋划。
有了益州作为后盾,荆州作为堡垒,保证兵力可以同时通过荆州的陆路进入中原,北可攻打洛阳,南可攻打扬州。
通过水路,可顺流而下,一路到达吴会沿海等地,方便至极。
西边和诸多部落交好,南部安抚蛮夷,确保周边无事,再与孙权联盟,内部整修政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而后,等天下有大变的时候,命令猛将,率领荆州大军,进攻洛阳,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关中。
一旦两地拿下,便可以图谋中原。
只要能够拿下洛阳,继而中原北部,孙权也不过只能待在扬州之地,偏安一隅。
到那时候,天下大势已定。
不过短短几句话,便直接将整个奠定三国的谋略写出,这还是在诸葛亮未曾出山的情况下。
而这一份谋略,大气磅礴,便是杨辰再次想起,也不由得心中惊动。
而后数十年,刘备依照诸葛亮谋略,先夺取荆州,而后进入益州,北拒张鲁,安生发展,而后在汉中称帝。
可以说刘备在当时不过几万余人的情况下,硬生生崛起,每每紧差一步,就可以夺取天下。
这些尽数是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
如此以来,杨辰怎么能不惧怕此人?
而此时,杨辰更担心的,不仅仅是诸葛亮。
诸葛亮再强,也不过是天下第一的谋士,在杨辰提前知晓谋略的情况下,也不必过于惊慌。
只要能够平定扬州袁术,而后安稳发展,进而竭尽全力,一举夺下荆州,诸葛亮就算有天大本事,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诸葛亮的所有计谋,尽数都是在以荆州的前提之下。
历史也确实如此,关羽失了荆州,整个刘备大军,被死死的锁在益州之内,想要出兵攻打中原,只能出祁山,夺陇右,而不可直接发兵中原。
而后六出祁山,虽说差点就败了曹魏大军,不过那也只是曹家大变,帝王先后身死的结果。
而如今杨辰不过二十余岁,与诸葛亮年岁相当,只要杨辰能够守住荆州,守住陇右,又有田丰等人效命,纵然是诸葛亮百般变化,也不至于被大败天下。
杨辰唯一难过的事情,就是徐庶本不应该死。
杨辰双手背后,盯着墙上地图,叹息一声。
徐庶身死,给了他强烈的恐惧。
他本就不想动徐庶,宁可送刘备一个徐庶军师,也不想要让诸葛亮出山。
这一次,其实杨辰已然想过。
即使西路大军兵败,刘备能够夺取豫州,扬州。
只要杨辰手下握有并州,兖州,冀州,徐州各地,刘备就算实力再强,也翻不了天。
可是谁能想到,徐庶竟然死的如此蹊跷,死的这么简单。
这么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