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馨兰记得秀姨说过的话,“可别说给顾小娘子知道。”所以在回来后,哪怕请顾盈盈她们吃饭了,也没说,这米,是秀姨送的。
只是在用膳之时,用心在观察顾盈盈。一见到她吃完了一碗,很快就站起身,上前去端着她的碗,又帮她盛了碗米饭。
周氏和秦氏两位长辈见了,都在夸赞徐馨兰,说这孩儿待人真好。
“想想在好些年之前,我也还在娘家,跟父母兄嫂他们在一起过活儿。”周氏只见女儿待盈儿好,就想起了在年轻的那会儿,自己也曾和好姐妹在一起用膳,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日子。不禁感叹道:
“那时,我也有个好姐妹,巧秀……”
听到周氏提起了赵寻的母亲,顾盈盈聚精会神的听。
秦氏和祝氏两婆媳,也都洗耳恭听,是因为,她们都知道顾盈盈的心思。那个女子,可是有点关心赵寻的。
徐馨兰也在用心聆听,是想知道,在母亲嫁给了父亲,来到锦霞州之后。留在皇城那边的秀姨,都经历过一些什么事。
最重要的,是秀姨和颜绍有过婚约,可为何到后来,没能在一起?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各自都经历了些什么?
可她等到周氏说了几句后,还是没听到,与秀姨和颜绍都有关的事。这令徐馨兰感到有点遗憾了。
想知道的事,母亲似是在刻意隐瞒着。
餐后。
徐馨兰收拾了餐盘去灶屋,打算洗碗。
顾盈盈也来到灶屋,帮好姐妹一起做家务。也趁此机会,说了一会儿回去后,就准备饭菜,请徐馨兰们两母女过去吃饭的事。
“非得当天请,当天就还回来?”徐馨兰睨了顾盈盈一眼,不知这女子是如何想的。好不容易回到家,可以歇息歇息了,却又想着,要做饭了请客。
“你想哪儿去了?”顾盈盈尴尬地撇了撇嘴,在思索了片刻之后,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觉着,你有心事。”
之前在用餐之时,听徐伯母提到了秀姨,说了她们两姐妹在年轻的那会儿,在一起吃饭,一起歇息。一起说说体己话。
她们相处和谐。
后来,徐伯母因为远嫁到了锦霞州,有了丈夫,有了儿女,就离故乡的亲人们很远了。当然,离秀姨也好远了。
虽然她们离得远,可在徐伯母嫁过来了的这些年里,逢年过节,她还会给秀姨带礼物。同样的,也能收到秀姨托人带来的礼品。
“没有的事。”
徐馨兰的声音传来,令顾盈盈在听了后,立马就摇头了,“不,我不会看错。你之前听到徐伯母在提秀姨的事,就时不时看徐伯母一眼。可能是你有话想问她,却又不好问,才没问的。”
“唉。”徐馨兰轻叹了口气,在顾盈盈这个好姐妹面前,也是不想隐瞒什么的。就如实说道:
“有些事,我也是直到今天,才听我娘说的。你可能还不知道,秀姨她……以前是和知府大人颜绍有过婚约的。”
秀姨和颜绍?
顾盈盈实在想象不出,那两个人之间,怎么会有这样的过往?
她简直是惊愕到了无以复加,呆呆的站在原地,过了近五秒种,才试问道:“那他们没成,会不会是与颜绍变了心,有关的?”
“我看,很有可能。”徐馨兰点了点头,道。
顾盈盈听到了“很有可能”四字,也就明白,馨兰妹妹在用餐之时,那么想跟徐伯母说点什么,也是与这事有关的。
关于这事,她也感到很好奇。可也心里明白,只要馨兰妹妹不说,便不能多问。
没一会儿,秦氏和祝氏,也跟着周氏走进了灶屋。
周氏打开碗柜一看,发现餐盘和碗筷都已经洗好,给搁放好了。就微笑着说道:“有盈儿帮馨兰做活儿,都比馨兰一个人忙活,要快得多了。”
说罢,从碗柜里的一个大瓷碗里,拿出几个糍粑,用牛皮纸包好,递给了秦氏。
“这些,都是巧秀昨儿个拿给我的。说是不管是蒸了吃,还是炒了吃,抑或是烤了吃,都挺香的。我和馨兰都尝过了,确实是不错,就给你们留了点。”
听到周氏说,是赵寻的母亲送的糍粑,这秦氏也有点不好意思接着。但徐馨兰也劝她收着,就不好推辞。
接过了糍粑之后,秦氏提出,要请周氏们两母女,去顾家吃晚饭的事。
周氏没有拒绝,还大方的表示,一会儿带女儿去帮忙做饭。
秦氏她们三个,自是求之不得。
在灶屋里,周氏想到,反正也没别人家的人在,就替赵寻们母子二人着想,劝了劝顾盈盈。
“盈儿,就要过年了,你这些天,不管有谁来请,都只在家呆着。在家,只是日子过得苦了些,可总比在外面,受那些恶人们的恶气要好。”
虽说盈儿出去行医,也不是只有一回两回。
更不是每次所遇到的患者,都是柳二壮那么不听劝的。亦不会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