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烧毁的营帐已经全数补齐,大军后退了三十里,与契丹暂时停战。时节已至隆冬,所有人都心心念念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你当真要继续练那部武功吗?”
这是非罪不知道第几次向如海提出这个疑惑。如海对此仅是点点头,不可更动的,“要,一天不找回普宗师兄,我就要一直练下去。”
“你知道自己已经走火入魔了吗?”
如海还是点头,“我知道。”随即他从怀中拿出那三张密密麻麻写满字迹的纸,“我给这部武功取了一个名字,师兄要听吗?”
“你说。”
“我想这部秘籍既然是破开佛像得到的,就叫做『杀佛』吧。”
“杀佛?”非罪咀嚼着这个名字,然后有些迟疑道:“为何你想取这个名字。”
如海对此倒象是十分坦然的,脸上泛出一个苦笑,“凡事都要有代价,我想,这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即使如海没有明言他口中所谓的代价究竟是什么,不过非罪十分清楚。从他们取出这本秘籍以来,先是照着修练的普宗走火入魔,接着是如海,依他的猜测,当年玄广恐怕也是练了此部武学才导致武功被废,于是将之藏在佛像之中,希望警示少林门人不要轻易修练此武功。
不过,当他们领悟到这一切时却已经太晚,不仅普宗看来已经是入魔已深,无法可救,如海也为了救人,步上了后尘。
对此,如海却是很坦然的,“虽然不知道这武功究竟练了会有什么害处,可是如果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保护他人,找回普宗师兄,那这一切也没什么不值得。”
最近,面对非罪显而易见的担忧,如海还会刻意笑着说:“等我找回普宗师兄后,我们就回少林寺吧。不管世道变成了什么模样,少林寺就是我的家,我们可以将那里重新整理一下,再招一些新的弟子。”
两人的对话就停在这里,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接续下去的对话,无论说些什么,都显得突兀。
春节那天,萧问之回来了。也许是长途奔波的关系,他看来清瘦不少,不过值得安慰的是,他又重新学会笑了。
如海明白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过程,他也曾经走过这么一段路。而现在,他只想去弥补那些当初自己力有未逮时留下的遗憾。
萧问之说,他已经向燕王报告了赵燕下落不明,王爷下令他务必将赵燕安全的带回来,不过截至目前为止,他仍然没有找到赵燕。
春节期间军中罕见的有了几丝缓和的气氛,将士们有些在自己的帐前挂上红布,有些坐在地上剪纸,如海还认识一个特别会剪纸花的人,让他给自己剪了三张纸,一张给了非罪,另一张他打算等找到了普宗时给他。
除夕夜里,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海第一次与大伙一起喝了酒,不过一杯他便不胜酒力沉沉的睡去,梦里他看见了那颗又高又大的银杏树,树枝被风吹动,落下一两片明黄色的叶子。
随后,战争正式爆发。
契丹没有遵守停战协议,率领大军一路打到赵章军队屯垦之地。两方人马在距离各自军营三十里万的交会处爆大规模的战役。
那天,是如海第一次在列队整齐,千军万马的战场上,见到普宗。
他骑在马上,身上穿着十分精良的铠甲,却没有戴着头盔,任由那一头花白的发丝在身后飘扬。
普宗俾倪的望着与他对阵的赵章,如海看见了他变得苍白的唇瓣几次动了动,没有听清他究竟说了什么。冬季的风刮的呼呼的响,彷彿连人的面貌都会被那强风刮去,再也无处可循。
如海站在军队第一排,他手中没有刀,只有一根与自己身高等长的木棍,身上也没有穿着盔甲,只有一件代表僧人的粗布衣,那里头塞了非罪缝进去的皮甲与软铁。
也许是他独树一格的打扮,他很快听到契丹军中传来骚动,似乎有不少人指着他,说着:“那是僧兵。”、“少林寺不是灭了吗?怎么还有僧兵?”
骚动的声响引起了普宗的注意,如海第一时间与他对上了眼,他想起自己左边胸前还放着要给他的纸花,是贺新春的大红色。
但是普宗的视线并没有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也仅仅是那一瞬间的交会,普宗很快撇过了头,将自己手中那炳大刀举起,似是下令大军冲锋。
回应普宗动作的,赵章也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红旗,只是他还多说了一句话:“保卫家国!宁死不屈!”
如海似乎看见骑在马上的普宗在听见这句话时笑了,虽然十分细微,可如海觉得那时候的普宗应当是笑了。
潮水般的契丹军队袭来,如海站在最前线,看着一张张凶恶的面孔朝着他挥刀相向,他举起手中那截木棍格挡,每一次与刀锋碰撞就会发出巨大的共鸣声声,那声音十分清脆,完全不象是木棍与铁器交击而产生的声音,更象是如海曾经在少林寺每天都会听见的晨钟。
与他身高一般长的木棍被他耍的虎虎生风,周围一群契丹兵卒被如海的气势所折,皆不敢上前与之对战。
那些契丹兵们此时想起了很多年前,曾经纵横战场的传说……
传说具体是发生在哪一年已经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