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清晨,远在东线的加利西亚战事逐渐停息,奥匈军队一败不可收拾。他们损失了大量的人力、武器装备,现在正逐渐撤往喀尔巴阡山进行抵抗。
这对库斯特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即使他原先的弟兄生死未卜,可他现在也只关心他的生意如何。
库斯特所需要的机枪和几把冲锋枪也均成功制造出来,半自动步枪相比昨天也多生产出3支,这是很不错的迹象,如果保持下去,那么大概在本月下旬就可以开工生产轻型火炮了。
库斯特心情很不错,煮了杯咖啡,抽根烟,翘着二郎腿看着今日的报纸。
他的目光扫过一行又一行,忽然看到一个有趣的事:
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将在1914年9月24日慰问波兰前线的奥匈士兵。
本条消息发自霍夫堡,由奥地利掌玺大臣埃伦塔尔发布,虽然一个搞外交的并不适合参与内政,但一个奥地利人总比匈牙利的伊斯特万首相要靠谱。
在亲自和官员朋友确定后,库斯特便也没有去管他。这时间太短了,想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不只能依靠那些轻武器。
而库斯特所制造的火炮,车轮要求加上一层硫化橡胶,炮身金属要求用库斯特的特制钢铁。这些材料光运过来都至少要下个月,就更别提制造了。
所以库斯特打算等到下个月,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再向皇帝推荐这些由钢铁所铸成的战争机器。
看周围没人,库斯特便从保险箱取出一个封闭的书信,上面还写着“机密文件,勿动!”
库斯特不由得捂脸笑笑,几下撕开,漏出里面的白纸,纸上还有许多墨迹。
取出来,便看到了一辆庞大坦克的设计图。
从顶部开始看,这辆坦克采用铸造炮塔(半球形炮塔),这种炮塔相较于其它炮塔的优势在于易于批量生产;且因为是铸造的原因,所以想加厚哪个位置,想削弱哪个位置,都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决定,非常简便。
而另一种焊接炮塔(多面楔形炮塔),这种炮塔在受损后,可以把受损的那部分切掉;不像铸造炮塔,废了一部分整个炮塔都要换。这种炮塔与复合装甲简直是天生一对的,所以后来世界主流炮塔就成了焊接炮塔。
至于铆接炮塔,我实在想不出如何形容一个用钉子钉上的坦克炮塔的先进程度了。
考虑到目前的科技程度,采用铸造炮塔显然更加划算。它生产简单、厚度可控,这个时代又没有复合装甲,焊接炮塔无法体现出来。
炮塔武器根据型号的不同而改变:A型采用20MM机炮配8MM机枪,B型则采用37MM短管火炮配8MM机枪。这两种型号足够了,太多的型号会给后勤带来沉重的压力。
引擎则采用库斯特研发的12气缸220匹马力的四冲程柴油机。悬挂为5对负重轮。变速箱6/1。
型号不同的原因,两类坦克细节数据也因此不同。
A型坦克预计:长4.7M、宽2.11M、高1.97M,重9吨。炮塔正面装甲20MM、侧面12MM、背面10MM、顶8MM;车身正面装甲15MM、侧反两面均为10MM、顶8MM。公路时速46KM/H,土路29KM/H。
B型坦克预计:长宽高均等于A型,重11吨。炮盾装甲44MM,炮塔正面装甲27MM、侧面17MM、背面、14MM、顶11MM;车身装甲均等于A型。公路时速42KM/H,土路时速22KM/H。
这两种坦克,无论哪一个都很难生产。主要还是这引擎太过先进复杂,即使库斯特把结构标明也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制造出来。
8MM机枪就很简单,把他们正在制作的奥式MG34塞进去就可以了;20MM机炮和37MM短管火炮这种要求奇高的工艺水平,因此需要不菲的时间进行各种的加工,可即使这样也很难制造出来。
好在,军备库有一些从火炮维修厂过来的人,他们对火炮内部结构很了解。再加上这个军备库有制造火炮所需要的设备,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尝试制作火炮。
当然还有一点,坦克车身可不是小小军备库能造出来的。因此,他不得不再次消耗一笔钱购入一片土地,并在那里以拖拉机厂的名义建造一个坦克制造间。
在交代好事后,库斯特便静静等待,抽着烟、喝着咖啡、看着报纸,一天又一天皆是如此......
9月21日,东线加利西亚战役正式告终,此时库斯特军备库已经有了800支半自动步枪、21把冲锋枪、7挺MG34。半自动步枪日产量已达到100支,而且布莱德的钢铁厂将会在24日送来30吨新式钢铁供他们使用,他们的发展形势已经越来越好了。
9月24日,正当皇帝弗朗茨在波兰慰问官兵时,库斯特这边也是热热闹闹的。
他们已经生产了1300多支半自动步枪、74把冲锋枪、13挺重机枪。
他们对新型引擎的制作也大获成功,已经造出了一个样本,相信很快就能投入到量产中。
而钢铁厂那边也开始运输新式钢铁了,阿金森在电话中跟库斯特说这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