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期间,沈斌一行考官一步未曾踏出过贡院,直到放榜之日,沈斌才得以回府。
“父亲,请过目,这是贾瑀写的一篇八股文佳作。”沈斌将誊写过的卷子递给沈丘。
沈丘读完,一语不发,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沈斌不明所以,问道:“贾瑀之才犹胜过弈儿,父亲还在犹豫什么?”
沈丘不答反问:“此篇八股,你作何评价?”
沈斌直接引用众考官的夸赞之词“经世济用”来回答。
沈丘一针见血道:“当不当的范文?”
不愧于当代大儒,即使从朝堂之上退了下来,仍不忘传道授业,沈斌恍然大悟道:“儿这就令人誊写数份,张贴在衙门处的放榜之处,供学子品鉴。”
“且慢,”沈丘叫住沈斌,不满道:“还是这般风风火火的,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不管做了多大的官,父就是父,子就是子,沈斌毕恭毕敬道:“恭听父亲教诲。”
“这样,明日你亲自去一趟清风书斋,以顺天府的名义将此文刊印在贾瑀的京报上。”先前,沈丘对于贾瑀费力捣鼓出报纸,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拨开云雾见青天。
本以为是少年一时兴起捣鼓的小玩意儿,直到此刻,沈丘才想到了报纸的真正用途——此乃治国之利器。
沈丘内心思忖:此子才思学敏,世间罕见,难怪老道士临行前将其托付给了他;他体会到了东汉许劭评价魏武帝‘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时的心情。
沈斌遂想到,当即失态大喊道:“此子多智近妖。”旋即反应过来,眉头紧皱:“报纸影响颇深,于国家有大用,在少年手上,是不是…”
没等他说完,沈丘道:“还记得几月前,通政使卫藴升了吏部右侍郎的事。”
“怎么不记得,群臣都在议论,陛下此举是给北静府一个定心丸。”沈斌意识到不对,愣愣地看向沈丘。
沈丘点出关键:“通政司被陛下拿下,京报风靡瑀神京年轻学子间,你说这事巧不巧。”
沈斌拍了下自己的脑袋,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关系:贾瑀是太幻仙人张道士教出来的,陛下成功登上大位离不开太幻仙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隆景帝殚精竭虑处理朝政,是沈斌心目中的明君,为君分忧乃臣子职责所在,贾瑀才思学敏,又简在帝心,未来国之栋梁也。
陛下红人遭人妒,尤其是贾瑀这种后起之秀,荣国府贾政庸人也,朝堂百官明争暗斗,恐庇护不了贾瑀。
太幻仙人连这层都想到了,所以才托付给父亲,收贾瑀为徒这件事,沈斌比沈丘还急,提醒道:“如此贾瑀中了府案首,未知父亲说的时机到没到。”
沈斌这点小心思瞒不过沈丘,沈丘笑了笑,忠君爱国是好事,况且在心中他早就将贾瑀当成弟子了,“你替我到荣国府去走一趟。”
※※※
荣国府荣禧堂——
贾瑀中了府案首,贾政勉励了他一番,拿出沈斌送来的拜名帖,“回府那日,你跟为父说过,过了府试、院试,兴许会有大儒看中。”难掩激动之情,双手颤抖地扶住贾瑀的肩膀:“沈老大人有意收你为弟子。”
“沈老大人?”贾瑀一时想不起这个名讳,看过沈斌的拜名帖,他才知道是沈弈的祖父沈丘。
沈丘当代大儒,官拜太子少傅,废太子一案受牵连,告老回家,专心研究学问,门生遍布各地。
居安思危,贾瑀首先想的是,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何突发奇想要收他为徒。
难道是因为他临摹颜真卿的字帖,记得沈弈跟他提过沈丘苦研颜真卿书法多年。
不对,几月前,贾瑀曾向沈府递上拜名帖,沈府管家以沈弈‘生病’为由回绝了他。
还是他办报纸的意图被人看出来了,如果是这样,贾瑀完全不惧,有忠顺府这个大靠山在。
贾政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名帖来,“这是为父替你写的拜师帖,你参详一下。”
拜师帖都写好了,完全不给他考虑的机会,贾瑀遂道:“有劳父亲了。”
贾政大喜道:“今日你喜得府案首,又承蒙沈老大人看重,可谓双喜临门,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为父定当满足你。”
“儿只盼老太太、老爷和太太长命百岁,无病无灾就知足了。”贾瑀上演了父慈子孝,哄得贾政笑的合不拢嘴。
如此温馨的时刻,偏有‘不合时宜’的下人进来报:“老爷、二爷,程先生派人来说顺天府尹沈大人正在书斋做客,有要事找二爷商议。”
“怪哉,沈大人即投了拜名帖,荣国府自当扫榻相迎,何以找你相商。”贾政不明所以地看向贾瑀。
贾瑀想了下,回道:“想必不是为了拜师这件事,沈大人亲自到书斋,恐另有要事,父亲,儿告退。”
“记得不可怠慢了沈大人,你去吧。”贾政嘱咐了一句,便没去多想,他满心欢喜沈丘要收贾瑀为弟子。
清风书斋——
“学生贾瑀见过沈大人。”贾瑀躬身行礼。
沈斌仔细打量贾瑀,心下感慨:好一个俊俏的公子哥,弈儿就连相貌也比不过。
“不必见外,不日你就将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