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耀七年(250年),二月六日。
刘封以秦王的身份发布王令,以世子刘韦坐镇长安,督关中诸路人马,沿黄河西岸布防,伺机向魏国的并州、司隶校尉部河东郡渗透。
以征西将军姜维进驻北地郡灵县,收复被诸胡占领的河套地;以大将军魏延督弘农、南郡诸军,驻渑池一线;以征北将军邓艾督汝南、颖川、谯郡等地汉军,驻许昌一线。
魏、邓两路汉军呈东、西夹击之势,包围魏国国都洛阳,形成羊攻洛阳的震慑之势。
司马昭坐立不安,因为王元姬的关系,司马昭、刘封已是不死不休的状态,彼此恨之入骨,现在,司马昭最担心的,就是刘封想要斩草除根,杀了他和司马炎,以断王元姬的念想。
司马孚、荀勖、杜预等人被召入晋王府,在议事之时,各自神情严肃,刘封虽然人不在洛阳附近,但以刘封的狡诈,也说不准就隐藏在暗处。
“殿下,合则利,分则败,大魏这些年之所以屡遭败仗,原因就是内部争斗,自耗严重,现在新帝继位,正是励精图治之时,老朽不才,愿进宫与皇帝面陈,促成司马家与曹家的联合。”
司马孚坐在司马昭的左首,第一个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司马八达之中,司马孚是与曹魏宗室走得最近的一个,曹叡在位之时,司马孚也是深得信任,被任命为侍中,时常得到召见。
司马昭依言点头,兄长司马师的身死,让他一下子成熟起来,曹魏宗室在魏国有着先天道义上的优势,现在他刚刚继承了晋王位置,根基不稳,暂时安抚住曹髦是为上策。
“殿下,洛阳乃大魏国都,轻易不得舍弃,要是洛阳丢了,那魏国也就不存在了,预不才,愿领军守卫城池,与蜀军死战。”
杜预随后出列,粗大的脖子随着他的话语一起一伏,显得诡异得紧。杜家的祖上在关中,但如今已被蜀军占领,杜预为此耿耿于怀。
“殿下,瓘愿出使吴国,引为互援,共同抵御蜀国。”卫瓘在这几人中,属于后进,见众人各有想法,这时也站起禀道。
司马昭面露欣喜,有了杜、荀、卫等亲信部下的辅左,让他守住洛阳的信心又足了些。
“诸君献计御蜀,昭不胜感激,今日之后,诸君皆是晋王府的亲近之人,吾等当同进退,共荣辱,不离不弃。”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伐吴的总方略已经定下,刘封也就不再犹豫。
荆州,风云待卷。
在北方一番虚张声势、唬住司马昭之后,刘封紧跟着一声令下,把秦王中军仪仗移驻武昌,摆出伐吴东进的决战态势。
得到刘封先打江东的消息,荆、交两州官员群情振奋。
荆州刺史徐庶,交州刺史霍弋,联名向刘封递交了征运粮秣、保障辎重、提供后备辅兵的一揽子方桉,从厚厚的奏报中,刘封能够感受到,两地官员对拿下江东的决心和信心。
汉、魏、吴三国,从实力来论,魏国排第二,吴国排第三。
长期以来,由于魏国占据了中原腹心之地,对蜀汉的威胁最大,先打魏国在朝堂决策时占据上风,这使得荆州系、交州系官员很是受伤。
徐庶这一次也是不顾年迈,向刘封请缨领受督运粮秣的任务,为了表示自己有能力胜任,徐庶还把陆绩、王甫、赵累等一群老臣都召集了起来,组成智囊团出谋划策。
二月七日,刘封正式移中军于武昌,征调在荆、在益的属地郡兵七万将士、合大小战船四百余艘,水陆并进,顺江直取吴国门户柴桑。
征东将军丁奉引三万本部精兵出武昌,与吴军都督全琮所部在鄱阳江面上连续激战。
在丹扬部,陆抗所部突破了孙峻的纸湖防线,一下穿插到了吴兴附近,要是再往东进入太湖,孙吴位于江东的根基吴郡就要处于危险之中。
在夷洲外海,徐真的舰队正在起锚开航,由于海路遥远的关系,他接到伐吴命令时间稍晚,不过,这并不影响徐真激动的心情。
吴国大将吕岱在建始、会稽郡依据山势,构筑了坚固的险关,让张嶷进攻颇是艰难,要是徐真能从海上包抄敌之侧后,再和张嶷合击吕岱,则南线僵持的局面就能破解。
这一场汉、吴大战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高潮阶段。
——
建业。
孙权听到前方败报,心中已是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美人,他也送了。
前些天,从潘淑反馈的信息来看,刘封似乎并没有一下翻脸的意思。
所以,孙权也就没有多作防备。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潘淑给他提供的情报,是虚假的消息。
在看到了刘封与孙尚香、步练师恩爱的情形之后,潘淑的一颗心活泛起来,她还年轻,还不到三十岁,守着一个行将就木的孙权,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早靠上刘封这座坚实的大山。
潘淑有了不一样想法,孙权费尽周折的送女刺探情报的计划,也就成了水中花,潭中月。
而更让孙权抓狂的是,吴国现在领兵的几位将领,都不是太厉害的名将,大都督全琮,名气很大,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