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排挤。
1984年欧洲杯,德国罕见地小组赛出局,于是队中开始了甩锅竞赛,拒绝为国家队出场的舒斯特尔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于是乎,舒斯特尔一怒之下:不玩了!
关于这段国家队公案,说法众多——有说法称,当时的鲁梅尼格想重新组建拜仁帮,于是召回了与舒斯特尔打法类似,风格重合的布莱特纳,舒斯特尔敢怒不敢言,索性退队了事。
还有一种说法:1981年汉斯•穆勒开生日趴,全队都去了,唯独少了舒斯特尔,于是他被主教练认为不合群,是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种说法要追溯到1980年欧洲杯——那年欧洲杯决赛,舒斯特尔助攻一球之后,粘球的毛病犯了,沉迷于自己组织进攻,于是被教练用鲁梅尼格换下,舒斯特尔一怒之下,不玩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1980年欧洲杯,德瓦尔召入斯蒂利克和舒斯特尔,其中后者当时在科隆踢的是前腰,但因为德国国内挺斯蒂利克的声音更大,结果决赛时德瓦尔把舒斯特尔从前腰后撤到了后腰。
这个决定惹怒了舒斯特尔,决赛后他把德瓦尔和德国足协骂了个遍,宣布永久退出联邦德国队(当时只有20岁,代表国家队参赛21场进4球)。
所有这些传闻,核心只有一句话:舒斯特尔不爽,所以不跟他们玩了。
这简直活脱脱一个孤胆混蛋。
随后,他开始了西班牙之旅,先后效力于巴萨、皇马和马竞,在三个最不可能相互加盟的俱乐部中,舒斯特尔都做到了最好。
因此,给舒斯特尔定义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他是一位在“超级后腰的性质”中融入了“伟大前腰的素质”和“天才中卫的资质”,纵横驰骋于整条“中轴线”上的超级中场。
对于这个特性,一生阅人无数自视甚高评点犀利精到的克鲁伊夫也对舒斯特尔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形容:“我怀念他,他是个真正的天才!他用脑子踢球,他能在后场传球,在中场控球,在前场进球。”
“唯一缺憾是他现在所效力的马德里竞技队喜欢打防守反击,这就迫使他常常一次要跑整整60米,所以他现在很进球少了。他要是还在巴塞罗那队,会轻松得多。”
1984年欧洲杯德国队出局之后,教练下课,贝皇接任。
考虑到队中缺少一个组织核心,贝皇试图招舒斯特尔回队。
没想到舒斯特尔老婆直接一句话:想让我老公回队,可以呀,先拿100万马克出来表示一下自己的诚意!
贝皇一口陈年老血:妈的狮子大开口也要有个限度啊!
于是舒斯特尔再也没回过国家队,在那段时间,德国队也失去了自己最具创造力的中场核心。
舒斯特尔有多牛?
并不仅仅体现在他先后效力巴萨、皇马、马竞三支强队上。
舒斯特尔到底什么样的球员?——世界足坛迄今为止最“独一无二”的“中枢神经”。
在整个世界足坛,人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舒斯特尔是一位标准的组织进攻型中场,也就是今天人们说的前腰。
他传球视野极其开阔,长传准得像是开了八倍镜,在大伤之前,凭着两条大长腿,突破能力也是一等一的,而且身体强壮,卡位精准,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一对一能力拔群,从人缝里塞球的能力也相当不错,从前腰到后腰,一条中轴线他都能包办。
主要例证就是1980年欧洲杯上他表现出那杰出的组织才华,尤其是半决赛3:2击败荷兰、决赛2:1击败当年的“欧洲红魔”比利时那4次一个比一个精彩绝伦的助攻,被意大利媒体《米兰体育报》形容为“当他跑动时,似乎大地都自动地为他让开了道路”。
辅助例证就是他效力巴萨时期的颠峰的表演以及1988/89赛季,舒斯特尔刚刚转投皇马便为乌戈·桑切斯创纪录地打进可怕的38个联赛入球所贡献那超过半数的各种助攻的卓越技巧与非凡创意让人震惊!
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舒斯特尔是一位在80年代能够与济科、普拉蒂尼、马拉多纳相提并论的中场组织者。
但舒斯特尔的才华以及对足球发展的贡献远不止与此,在西班牙足球评论界,舒斯特尔却一直被定位为后腰。
2008欧洲杯前夕,鉴于“4231”阵型的风靡和时髦,《马卡报》请来前西班牙最默契的一对后腰:瓦伦西亚队和西班牙国家队的阿尔贝尔达和巴拉哈,大谈有关“双后腰”的一切,三方(两位球员加上采访者马塔亚纳)的意见非常一致,认为“双后腰是个新事物,大概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期,由巴萨的舒斯特尔所开创,因为他总是一个人站在后卫面前直接接球组织向前推进……”
“双后腰的出现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有舒斯特尔的功力,他在后卫线前基本上搞定一切……”多么经典的评论。
在德国,人们又认为舒斯特尔是个自由人。
据统计,贝肯鲍尔退役后,德国队先后有27个人打过自由人的位置,其中就有舒斯特尔。
他19岁入选国家队,上来就做了一年多主力,踢的还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