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章 朕非胡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章 朕非胡来(1 / 2)

皇帝发了狠,大臣们就要下死力。周翔也把逼到了绝路上,他的打算是充分发挥新工坊的潜力,将一切无关的项目停止,集中力量生产连发枪。而赵昺也表示支持,现在停止生产威远炮系列的重炮,淘汰百子铳和奔雷铳,转而加大生产工艺简便,节省材料的速射炮和迫击炮等小型火炮。

为了弥补材料的不足,周翔还建议将几次战争缴获蒙元方面的铁制武器和甲胄重新熔炼,用于新武器的生产。同时将子弹和炮弹的生产向鄂州和建康都作院转移,以缓解临安军器监的压力。对此,赵昺原则上表示同意,当下各地军库中都存放了大批缴获的武器和铠甲,这些东西除了部分提供给地方维护治安之用和‘支援’给友军外,都放在那里吃灰。

对于连发枪的分配上,赵昺的计划是先一线,后二线;先步军,后水军;先骑军,后步军。也就是优先保证禁军和护军,州军等地方军延后;而在禁军范围内,是先满足步军的需要,尤其是要先列装给骑兵,其后再配发给步军,这其中也要先考虑一线战斗部队,辎重和炮兵等二线部队延迟换装,仍使用燧发枪。

在部队换装连发枪后,可以大大加强火力密度,那么奔雷铳和百子铳这些较为笨重,单兵携带不便的支援火器已无必要。而空缺的火力除了连发枪弥补外,可以通过增加都属炮兵分队和营属炮兵队的迫击炮火力来填补,而威远炮系列大型火炮则全部归属于师旅级炮兵团。

现在迫击炮随着发火药的投入使用,炮弹也做了改进,由点火型改为击发型,这样既能适应风雪天气,也可以提高射速,且由于重量轻,便于携行,完全可以满足基层单位的火力支援要求。另外为加强单兵作战能力,威力更大,便于携行的拉发型手榴弹已经定型生产,取代瓷制点火型手雷。

当然禁军换装下来的武器,看似是淘汰品,但对于内地那些尚使用冷兵器的州军与巡检司来说还是好东西,用于维护治安和剿匪镇乱也能满足需要。而那些百子铳和奔雷铳及部分笨重的火炮可转用于城防。所以赵昺要求换下的武器经过修理后就地封存,转给地方州军使用。

按照皇帝的分配方案,主要先在禁军中列装,除去州军和辅助兵种,三十万支连发枪应该能够基本满足各部所需。但是见识了连发枪的威力后的各军种主官都想为自己多争取一些,起码要优先配发,因此在皇帝话音一落就开始讨价还价,讲困难提优势,一时间弄得赵昺都头大。

争了半天,大家见陛下沉默不语,看看一脸无奈的陈任翁,对谁都说‘好’的周翔,猛然意识到拍板说了算的还是在皇帝那里,也一个个的住了嘴。赵昺这时才轻咳了声,说出了自己安排。优先配发给骑军,然后才是其它兵种的,而他所说的骑军不仅是原有的三个骑兵师,还包括由降军编练而成的两个骑兵师。

众人又是哗然,说陛下太过偏心。赵昺又等了片刻,待众人安静下来,才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是战场环境的改变,进入中原地区后将进入平原和低丘陵地区作战,适于以骑军为主力的蒙元军队作战。而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能够对其遏制的自然也是骑兵,所以进入中原腹地,乃至漠南草原地区,骑兵将士主力兵种。

其次,当下大宋的骑军大家都清楚,由于受制于战马短缺,发展一直缓慢,确切的说主要承担的是辅助任务,难以独当一面。直到北伐后,夺取了蒙元设在两淮的马场,才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扩充到了五个师。但是与人人都是骑士的蒙古骑兵来说,还是显得稚嫩,难以独立作战。

因此在北伐战争中,骑兵往往需要步兵和炮兵提供支援,先利用火炮压制敌骑冲锋,打乱他们的进攻队形,然后再以密集的火枪齐射杀伤冲到阵前的敌军。经过数轮火力打击的敌骑兵已然成了强弩之末,自己的骑兵才会出动,剿杀残敌,追击逃敌。

所以北伐中鲜有发生大规模的骑兵会战,而在赵昺亲自参加的扬州之战中,他发现己方骑兵装备燧发枪和马刀的骑兵在正面厮杀中难以占据优势。而主要原因就是燧发枪在马上装填困难,他们的战术就是在对冲时先开枪击毙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然后以马刀对拼,混战中火枪基本没用,甚至被扔掉或者弄丢。

反观蒙元的骑兵则在对战中占据了优势,而这其中也颠覆了赵昺的一个认识,就是蒙元骑兵装备的骑弓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的射程,有效射程大概在四、五十步之内。但是在这几十步内,弓马娴熟的蒙元骑兵可以在快速冲击中射出七、八支箭,直到十几步之内才会换武器。

因此在接战前这短短的时间内,宋军骑兵放了一枪后,根本没有时间重新装弹,只能承受蒙元弓骑手的箭雨,从而出现较大的伤亡。当然这也并非无解,这段距离对于马上长枪来来非常近,骑射高手和马上长枪使用者之间的比拼玩得就是心跳,在混战中顶级骑射手也经常被敌人贴脸逼近将其反杀。

隋唐之际最顶级的骑射手李世民也经常被骑枪使用者逼近,在消灭刘黑闼的战斗中他就被一个“勇壮绝人”的“突将”堵了一个正着,几乎被对方兵刃击中,李世民反应速度更快,在敌人伤掉自己之前就用犯规级别的天策上将大箭干掉了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