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遇到了对手,遭到‘毛葫芦’军的进剿,许多山寨被攻破,损失惨重。赵昺起初闻报后十分惊讶,以他所知历史上确实兴起过这么一支武装,不过他们起源于元末乱世,兴起于明代,现在提前出现了。可想想也不奇怪,自己现在把蒙元折腾的够呛,使得其的末世提前到来了。
以赵昺所知,毛葫芦兵其实就是蒙元朝廷的雇佣兵,而之所以获得这么个奇怪的称呼,还是源自于他们的武器。我们今人射箭说装箭的容器叫箭囊,或者叫箭筒,箭袋,反正不离个箭字。古人则管装箭的容器叫“胡禄”。
箭囊有很多种,有的是直筒型,和现代的画筒差不多大;有的只有女式小皮包那么大,即挤压式箭囊。这种挤压式箭囊内部折叠了一层毛皮,用这个毛皮把箭头挤住,然后露出箭的大部分箭杆,方便取箭。毛葫芦的意思就是留着毛的挤压式箭囊,也就成了这些兵的俗称。
一开始,毛葫芦也只是乡人自发组织的民团一类的武装力量,政府拿得出真金白银来犒赏,支持政府的义兵自然纷起。而且多有矿工参与,“内、召、卢氏之间,多有矿徒,长枪大矢,裹足缠头,专以凿山为业,杀人为生,号毛葫芦”。
这些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主要分布在豫西和京东等暴乱频发的地区。豫西连结川、陕、鄂三省,地形结构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官府控制相对疏松,山民勇猛彪悍。朝廷最先在金、商等地招募毛葫芦军,最初编制为“七人自相团结”。朝廷招募后规模不断扩大“其人千百为群”,由角脑进行约束,角脑为头目的别称。
真金白银赏出来的武装,只用来保地方平安?赵昺以为未必,大元没那么富裕。以他所知直到蒙元至正十四年,元政府设立南阳等处毛葫芦万户府,“募土人为兵,免其差役,令讨贼自效”。
当时,江浙盐贩张士诚于高邮地区率众抗元。元廷派军讨伐,毛葫芦军即为先锋,“及抵其城下,毛葫芦军已有登其城者矣”。明洪武元年,徐达北伐,进入河南,卢氏一带的毛葫芦负隅顽抗,明军败之。此后,毛葫芦残部被明廷收编,长期沉寂民间,成为地方民兵。
由于毛葫芦兵用起来实在方便,在大明王朝的下半场,毛葫芦兵才再度崛起,他们参与了明代一系列的战争,被频繁征调各地,在解除国家内忧外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弥补了政府军的缺陷。他们虽不是主力,但从未缺席,成了大明后半场当之无愧的救火队。
但是能否成为当下阻碍自己收复中原,帮助蒙元续命的救世主呢?赵昺认为肯定会给自己造成些麻烦,却无法阻挡自己北伐的脚步。
因为从军事角度上来分析,首先是毛葫芦兵自身战斗能力的局限性。纵观毛葫芦兵的履历,可以看到这支出身豫西的武装力量擅长翻山越岭搜索游击队,但不擅长平原列阵。其在南方水网密集之地战斗也毫无优势。而且,朝廷调集各路地方军共同行动,除了战术上考量外,更是为了防止由单一军队平乱而导致的坐大现象。
其次战争空间跨度范围极大,毛葫芦兵作为地方武装,在组织调遣上难以统一协调。如果军队自主性强,任其发展将对朝廷构成威胁,也难以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互信机制。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朝廷定先是赏赐拉拢,随后严加防范,对毛葫芦军加以限制,削减军队数量。征调其他地方后,也会受相应的上级指挥官的调度,由监军进行严密的监控,不会任其壮大。
总之,一支新兴的地方武装也难以改变历史的大势,不会成为蒙元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