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章怀太子传> 第二百二十三章 身世之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三章 身世之谜!(1 / 2)

从前,武顺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在宫中肆意传播她才是李贤的生母,其意不言而喻,是为了与武后争夺国母之位。

此事,李贤与武后说过了,母子均认为,这种无稽之谈,根本没必要制止,没有任何证据的谣言,一定止于智者。

可李冲拿出的这份信,真是被有心人投到宗正寺,点明是给太子的。这让李冲很是疑惑,既然是给太子的,送到东宫就好了,为什么要在宗正寺转这一手呢?

要不是李冲留了个心眼,拆开看了看,这信到了其他宗老手中,那麻烦可就大了。李贤哪儿还能在这,喝着茶、下着棋,东宫早就让宗室给堵住了。

而这封信,正是李贤的二哥,原王李孝的遗书。其中的大概内容:其受不了武后百般凌虐,毅然选择自尽。在绝笔中百般咒骂武后,杀其母、夺其弟的咒诅之语。

还叮嘱李贤, 善保自身,争取储位。将来当了太子或皇帝, 一定要为他们的母亲, 及他这个兄长报仇雪恨。

先不说, 这遗书的可信度,及在宗正寺转这一手的蹊跷之处。单说他与安定公主出生时间的间隔如此之短, 这就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

来之前,李冲还特意查验了李贤的玉碟,的确与安定公主只差十一个半月。

而且, 郑妃的卷宗说的也很明白,武后二人同时在途中产子,郑妃薨。人死了不要紧,可孩子呢?之所以不写,可能是因为孩子出生就夭折了。

如果, 没人较真的话也就算了, 可现在出了这种事, 那就有必要揪一下, 这个孩子到底死没死, 李贤是不是那个孩子?

宫里宫外的流言蜚语满天飞, 传不到李贤耳朵里, 不代表传不到二圣及文武臣工耳中。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 李贤行事霸道, 治吏与治军一般,从来都严厉的很,与孝敬皇帝比起来,的确有失宽厚。

很多人在私底下, 都有过比较,伺候李弘简单轻松,伺候李贤却要全神贯注,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如果,李贤真是郑妃之子,那问题就大了。许敬宗一党就会趁势而起, 联合那些对他颇有微词之人,一同发难, 那问题就大了。

别忘了, 嫡长子继承制度, 正嫡庶、明尊卑, 才可治天下。不是嫡子的皇子,再优秀也得靠边站。想想吴王恪,那不比李承乾、李治强多了,可还不是与皇位无缘。

“你的意思是,让殿下防着皇后的同时,还要趁着二圣在翠微宫休养之时,把此事压下来。”

“没错,压下来,无论如何都要压下来,明允已经陛下膝下第三位皇储了,要是再废了,那。”

李冲的话没往下说,可他相信李贤与狄仁杰都能听明白这其中含义。大唐经不住这样勤的换储君,前三代的恶例已经摆在那了,没法改变。

在李贤身上再悲剧重演的话,那后世子孙就会争相效仿,宗室、国家将因为皇室这个传统,代代纷争,永无安宁之日。

李贤是皇后的亲子最好,要真不是,那就要多加小心。虽然皇后无论如何不会明着挑破,但心里一定有数的。而且她还有两个嫡子,完全可以充任储君。

只要“天气”合适,随便用点手段,就像当初废掉李忠一般,完全可以把李贤拉下来,换上李显或李旦。

恩?李弘是痨病过甚,猝死的。甭管这期间有没有人设计,他的死的确与武后无关,这是他亲眼所见的。

而李显、李旦在原本的历史上,废了立, 立了又废, 都是留了下来。唯独李贤一人,因为一首破诗,几句谣言就被弄死了?

难道说,“李贤”真的是郑妃所出,并不是武后之子?她才不愿意皇位传给外人之子,所以命丘神绩有所动作的?

李贤没有说话,只是拧着眉头思考,狄仁杰与李冲见状,也不在言语,自顾的喝茶,给太子流出时间思考。

“不对,这是个套啊!狄公这案子还没审完,孤大婚在即,这个时候闹起来了,谁是受益者?”

“谁是受益者重要么,当务之急是怎么压下来,我的堂弟。”

谁是受益者,那分怎么看!

李贤要是无故被拉下马来,谁是受益者不要紧,朝廷一定会大乱。并州大都督、西海道的文臣武将,会心服口服么?那些跟随李贤征战的将校士卒会怎么办?

别忘了,这些杀坯与李贤,可是生死弟兄,是浴血同袍,他们手中的刀,可不是样子货。抛去个人关系,宗室安稳外,这也是李冲急吼吼跑到东宫进言的另一个原因。

见李贤摇头,李冲还提起一件旧事。多年前,他随其父李贞到宫中玩耍,那时候李贤还是个满地爬的奶娃娃。

小孩子嘛,到处爬、翻腾,对什么都好奇,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

可李贤却爬到了柜子里,翻出了一个布偶,然后又笑呵呵,爬到武后面前,讨好自己的母亲。

而看到布偶的武后,面色立刻为之一变,当着越王妃和李贞的面,狠狠地打了李贤屁股。

一边打,还一边责怪李贤不懂规矩。不因为别的,正因为那布偶曾是安定公主的玩具。

下手狠不狠,从李贤通红的屁股就看出来,还是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