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到东都之后,递了十多道牌子,可只等到了一个冷冰冰的“得”字,连宫门都没进去,责令其回王府禁闭,没有旨意不得外出,这让他很是气馁。
但前线的情况,的确李贤的估计更加严重。直至咸亨元年,八月,唐军行至大非川,将进乌海,薛仁贵以乌海险远,军行艰难,辎重难以随军前进。
留郭待封等二万人及辎重于大非岭上,嘱其筑两栅,围辎重,待先遣军袭取乌海后再汇合。遂率轻锐部队倍道兼行,趁吐蕃不备,败其于河口,进屯乌海。
郭待封本与薛仁贵资历相等,此次出征为仁贵之副,耻居其下,不听指挥,率兵士辎重随跟其后,半途遇吐蕃二十余万人,战而大败,辎重尽失。
没有后援薛仁贵,只得退守先行退守大非川,同时飞书向朝廷求援。
而接到求援的本章后,李治、武后,在显仁殿召见了宰相姜恪、阎立本、将军契苾何力、独孤谋等廷议。此战原本是为安西复仇,并帮助吐谷浑复国,以为唐与吐蕃之间的缓冲。
可现在好了,非但没有教训人家,反叫人家教训一顿。李治、武后的脸面,实在是没地搁了,那面色是一个比一个难看。
“我十万精锐损失如此惨重,步真、郭待封、郭待诏皆受重创。”
“现在,吐蕃相论钦陵率兵四十余万以挺至大非川外围,如果薛部被全歼,西线将是一马平川,论钦陵可率部直下河西之地。”
“今日诏诸卿来,就是议一议,这仗,还要不要打下去。是固守河西,还是添兵再战?”
皇帝这话说完,诸臣皆是面面相觑,大伙心里都清楚,唐军之败,将帅不和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双方兵力悬殊太大,吐蕃出兵整整比大唐多了三十万人啊!
这可不是个小数,战前所谓的大致相等,根本就是扯淡。而且唐军孤军深入,军需辎重运输艰难。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军需,连吃喝都送不上去,还打什么仗。
慕容诺曷钵那混蛋,又是夸夸其谈之辈,过高的估计了吐谷浑王室在旧地的威望。结果到了地方,这混账东西根本无法取信吐谷浑的百姓,唐军甚至连向导都找不到。
可皇帝问了,又不能不说,尚书右仆射阎立本,见诸臣都三缄其口,便现站了出来,通报了一下目前的情况,以备二圣,诸官参考。
天下灾荒频仍,去岁水旱天灾,四十余州乏食,今岁又四十余州大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困顿。朝廷不得不下令百姓往诸州逐食,以求活命。
去岁雍、同、华州贫困之家,年十五以下不能存活者,听任人收养为男女,供收养人驱使役用。今年,为此朝廷又调拨衣食价值酬还主家,放还本处。
仅仅与此一项,朝廷就花费了两年的赋税。若与吐蕃战事扩大,那无疑是拿国做本,一旦战事僵持不下,军费恐无后继之力,更有可能伤及国本,所以必须慎重考虑。
阎立本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言,有多少米做多少饭,大唐再家大业大,也要注意收支问题。这么大的帝国,财帛要是入不敷出了,与破败的茅草屋便没什么区别,处处漏风啊!
“所以,阎卿的意思,是不打了!”
“钦陵,禄东赞之子也,与弟赞婆、悉多于、勃论皆有才略。......”
自禄东赞卒后,钦陵代之秉政,三弟将兵居外,邻国畏之。今四人其出,却是我朝劲敌,阎立本以为还是固守河西为好。
至于薛仁贵,可令其部突围、徐徐退回,在甘、凉、肃一带布防,与边军共同,依靠坚固的城池固守。待国中无事,岁稔年丰的年景,再行征战不迟。
宰相的任务是协理阴阳,匡正天子的得失,持国以重才是重点,阎立本觉得凡是维稳,这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哼,可阎立本的话,驸马都尉-左骁卫大将军-历阳郡公-独孤谋却不以为然。不仅毫不避讳的哼了一声,更是瞪了阎立本一样。
“姐夫,又没人拦着你,有什么话,你可说嘛!畅所欲言的说,不必有什么避讳!”
“真的?”
“当然,难道朕还能骗你不成!”,李治反而被独孤谋给逗笑了!
“好,那老臣就说说,说的不好听,还请陛下与诸位同僚海涵!”
拱了拱手,独孤谋起身,走到阶前,面色严肃陈述自己的意见。打仗,是打国力,辎重没错,可打的更是精气神,是人的意志。
贞观四年,独孤谋还只是通汉军的一名小校,随卫公、英公北伐。那时候,谁能想到大唐可以一战而亡颉利三十万铁骑。可结果呢,仗还不是打赢了!
贞观十二年,太宗以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余唐军,在松州城西北三百里有甘松岭击溃松赞干布二十万大军,这就是气胜的道理。
“贞观朝的时候,咱们打赢了,而且赢得是干净利索,太宗皇帝天可汗之名,宣于西境之国,我大唐兵锋无人可挡。”
“现在陛下当国了,先丢了安西四镇,又让吐蕃在大非川胖揍一顿,那我圣天子岂不是要威严扫地,何以面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