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从沈博士实验室回到第二空间公司后,第一时间召集项目组,宣布对原来的载人航天计划进行调整。
雨燕翼式返回舱方案无限期搁置,项目组的工作重心暂时转入其他航天技术的研究,包括宇航服,太空灯,真空电路配适器等等。
项目组的成员虽然对于研究突然中止感觉有些突然,不过对此也不算太过意外。
因为载人航天计划的难度本身就很大,国内的相关经验又很缺乏,相比一次性上马雨燕翼式返回舱项目,这种先研究周边产物,然后慢慢在深入核心的做法才是科研领域的常态。
众人都以为雨燕翼式返回舱研究的中止,意味着第二空间公司的载人航天计划走入了慢车道,变成一项以十年,二十年为期限的长期研究。
殊不知恰恰相反,公司的载人航天计划不是放慢脚步,而是插上了翅膀,正欲展翅翱翔。
新启动的项目将由沈博士亲自负责,项目名称为‘出海’,意为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作为一款实验性质很浓的宇宙飞船,仿制飞船的规格肯定不能和原版的百米长舰相提并论。
在苏秦与沈博士一番探讨之后,决定将新飞船以‘诺斯特罗莫号’为原型,缩小成一定比例进行建造。
飞船的图纸将有两人共同完成,在最初的方案中,新飞船的长度大约在30米左右,宽度在13米左右。
这个规格差不多只是‘诺斯特罗莫号’三分之一的大小。
30米的长度看上去很短,实则以地球的航天工业水平来看已经相当庞大了。
未来华夏自主研发的‘天宫’二号的长度也只有10.4米,整个天宫空间站加起来的长度也不过18.4米。
新飞船的长度是沈博士反复计算后得出来的极限长度。
哪怕再往上增加1米,所耗费的资源都会成倍增长,有些得不偿失。
长度在短一些,飞船内的设施设备将会显得更加拥挤。
而且星际旅行不同于驻守空间站,后者往往都只是执行短期任务,只需要在太空中待上几周,最多几个月。
但星际旅行所耗费的时间更长,因此也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
天宫空间站的布局由核心舱,实验舱,货运飞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核心舱就是宇航员生活的区域,实验舱是工作区域,货运飞船也兼储存区域。
星际飞船没办法向空间站一样可以通过不断从地球上发射功能舱,增加舱室数量,逐渐完善内部功能。
比如国际空间站就是俄国,美利坚,东瀛和欧洲几个国家地区发射的不同功能舱组合而成,最后的总长超过百米,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星际飞船需要在地球上整体打造,所以对它的结构要求要更紧密,舱室之间的设计也要更谨慎才行。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沈博士和苏秦花了一周时间,将新宇宙飞船的建造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包括包括‘航天用小型核裂变反应炉’的建造,‘星际离子推进器’的建造,以及飞船船体的建造。
这一部分由沈博士亲自负责,梦幻集团和第二空间公司倾力协助。
第二部分,飞船内部的设施设备,比如飞船供电系统,生存系统,生存维持系统,安全警报系统等等。
这一部分,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统一规划到载人航天计划之中。
之前雨燕翼式返回舱撤裁下来的人员将加入第二部分项目组,继续开展工作。
第三部分,所有涉及星际旅行的分支研究,比如太空食物,太空家具,甚至解压玩具,娱乐工具等等。
这一部分涉及太广,需要的精力太多,仅凭借梦幻集团一家公司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整个宇宙飞船建造计划,以技术难度未划分,被沈博士分为了四个重大项目,六十三个主要项目,五百三十三个分支项目,还有八千多个其他项目。
加起来数量近万个。
其中足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课题就超过十几个,世界级重大课题近百个,国家级科研课题上千个。
这么庞大的一个计划别说一家公司了,就算集合一个国家的力量都不可能单独拿下来。
对于这一点,不管是沈雷还是苏秦,都早有预见。
人类想要离开地区,走出太阳系,绝不可能是一家一国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必须是全球所有国家,所有地区,所有人类都要参与进来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虽然鉴于当下的国际形势,苏秦不可能将‘星辰大海’计划直接公开。
但他可以用偷梁换柱的方式,表面上继续研究载人航天飞行器,实际上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全部用在宇宙飞船上。
在与沈博士确定完工作分工和项目划分的细节之后,苏秦离开了科技试验园区,返回梦幻集团总部。
回到总部的第二天,苏秦就召开了集团全体会议,宣布梦幻集团正式进军航天航空领域,并提出了一项长达二十年的宏伟航天计划。
计划在2017年以前,发射一颗属于梦幻集团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