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王妃是否无辜,时隔多年,已经无法查证了。
但是有时候真相如何,未必非常紧要。
陈王老实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世子惨死、以及后继无人的事情,才在这个时候被逼反了吗?
陈王妃是否无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是陈王这辈子最想要一个亲生子的时刻!
有了沈沉的这封信,再想想陆勋这些年越来越像自己的样子,早逝的文侧妃也确实一向温婉柔弱,当年的事情本来确实有疑点,只不过陈王在盛怒之下并没有费心一一核查。
陈王接了信,就在自己的侍卫当中选了几个,又叫人随便找来了几个外乡人,金银赏赐之下,割一刀流点血算什么?
连续几场实验对比下来,还真有几个连同乡都不能算的人鲜血相融了。
陈王想到当年正是陈王妃提议要滴血认亲,就恨得要把牙咬碎。
他已经没力气再跟陈王妃当面争吵了,就干脆派了自己的心腹去责问她。之后也不再见陈王妃,不听她的辩解,服了沈沉随信一起送回来的吊命的神药,躺在床上一心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等待的时间在痛苦中变得异常漫长。
为
了等到陆勋回来,陈王打点气不多的精力,来为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想退路。
之前以为自己已经一无所有,陈王才又孤注一掷的勇气。
现在发现了自己的亲生子,陈王顿时不想跟朝廷拼个你死我活了,反正皇帝杀了他一个儿子,陆勋杀了皇帝七个儿子呢,也算扯平了。
有了想和解的心思,陈王就难得关注起前线的战况。
之前他虽然也关注,但重点都放在打下了哪座城、杀死了多少敌军、给朝廷造成了多大的麻烦上面。
现在他的重点放在了整体,他在估算要怎么打,才能逼得皇帝让步。
然后陈王就发现了朝廷军里的队友们。
也就是吃了不少空饷,现在正在拼命往战死士兵名册里注水的几个将领。
吃空饷这种事,皇帝可以不知道,但是同僚们和军中的将领们肯定都是知道的。不但知道,还大多从这些钱里多少分了一些好处。
拿了好处,那就等于是上了贼船。现在眼见着能一劳永逸的把窟窿遮掩过去,这两军里的上下军官将领简直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跟陈王军队打的时候,能不正面交锋就尽量不正面交锋,
免得把本来就少的人数再削掉几成,往回送的战报上,能把战场描述得多惨烈就写多惨烈,“伤亡人数”不断扩大,要不是怕写的太夸张,引得皇帝震怒,简直恨不得把陈王军写成神兵天降。
陈王派在朝廷军里的细作把这情况回报给陈王的时候,陈王简直要大笑出声,这简直是天助我也!
他于是一边调动兵马,骚扰更多的沿线城池,一边派人往四周的邻国传信,说本朝正在内战,两方僵持不下,正是他国进攻的好时机。
陈王的一番举动,很快见了成效。
陆勋还没回来,朝廷派来议和的使节就先到了。
陈王拖着病体,借口自己体弱,叫身边的幕僚把朝廷来使很是拖延了几天,于是越到后来,朝廷给出的条件就越发宽松。
陈王身为皇帝的兄弟,对他的性子再清楚不过。在认为打下去没有明确好处的情况下,皇帝本人必然是想要尽量解决,免得损失变得更大,至于其他方面,他情急之下,必然看不到那么远。
陈王猜中了,皇帝很快就妥协,同意了他立陆勋为世子的要求,并且对这次形同谋反的罪名不予追究。
没有花费
多大的功夫,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陈王在高兴之余,又难免愤懑。
先帝到底为什么会在最后的时刻,选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国家的统治者?
陈王至今不知道当年自己输在了哪里。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未必是更聪明的人笑到最后。
陈王想到了当年的太子。
密太子当年如果能顺利登基,这朝国上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吧?可惜,这世上从来没有如果。
跟皇帝谈好了条件,陈王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没有了,他也不再耗费任何力气,躺在床上保存体力,一心一意等着他的儿子回来。
陈王熬了几天,终于等回了陆勋。
陆勋一路风尘,赶回了陈王身边。
这是明确了身世之后父子二人的第一次见面。
陈王屏退了左右,跟陆勋密谈了一个晚上。时间紧迫,想象中的父子之间的脉脉温情只存在了不到一刻。
等到到了第二天早上,陈王召集了自己的属官,拿出皇帝的圣旨来,正式宣布了陆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继承自己的一切。
宣布了遗嘱之后,还没等到中午,陈王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陆勋就这样成了新
的陈王。
朝廷的使节还没走,正好可以带着陆勋的奏表一通返回。
陆勋还没有从陈王的死亡里缓过神来,行事颇有些迟钝,在陈王的丧礼上,还跟陈王妃起了冲突,陈王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处罚王妃,因此她还算是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