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对于出身十分看重!
因为出身与做官,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也就是察举制,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
士族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就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讽刺秀才、孝廉名实不副!
管中窥豹,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举孝廉已经被世家大族掌控,甚至垄断了!
聪明如贾诩,42岁也只能为乡间小吏。若非董卓之乱,贾诩也无法借此崛起!
强如孙坚,因为其父是瓜农出身,若非靠着黄巾之战和凉州平叛崛起,三十多岁依旧只是县丞。而走到这一步,也是沙场作战、九死一生拼出来的功勋。
反观那些出身显赫之人——
譬如刘备,黄巾之战大放异彩,虽然封赏不及别人,但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年仅二十四岁就成为县尉,后面擢升县令。就这样刘备还觉得受到羞辱!
譬如袁绍和袁术,靠着四世三公的家世身份,几乎成为汉末三国前期的两大boss,若是兄弟俩齐心协力,大汉天下早就姓“袁”了。
还有曹操,虽然是阉人之后,但因为曹腾的权势,二十岁举孝廉,直接入京为官。得罪当朝权贵,依旧可以调任地方避风头。
这些人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但出身地位的重要性,已然凸显无疑了!
然而!
面对袁绍的询问,刘辰竟然就这么云淡风轻、镇定自若的说出:
“实不相瞒,在下刘辰,一介白身,寻常之家而已!”
这就让在场诸侯们略显惊讶!
就算是真的“寻常之家”、“黔首贫农”,若是有才华读书识字,一般也会前往某位大儒门下求学。
而这些士子,一般都会自称某某学生,譬如刘备就曾说是“卢植门生”。
哪像刘辰这般“寻常之家”直接说出,还没有任何的羞愧之感!
“呵呵......”
让刘辰意外的是,极其重视门第出身的袁绍,闻言后上下打量一番后,竟露出了不信的笑容:“先生说笑了!”
若是曹操这么说,刘辰自然不会意外。
可袁绍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士族出身!甚至连寒门子弟,都不放在眼中。更逞论更寒微的黔首!
原历史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就被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嘲讽了一个遍,就因为当时的关羽只是......马弓兵出身!
他们看出关羽仪表不俗,但觉得马弓兵出身的关羽上场搦战,会让他们丢人!
可是现在,刘辰都说自己寻常之家出身、黔首老百姓了,袁绍竟然还不相信?
“哦?袁盟主为何这么说?”刘辰倒是好奇了。
袁绍哈哈一笑,倒是有种豪气云干的感觉:“先生气宇轩昂、姿容绝佳,这肤如凝脂,唇红齿白,岂是寻常之家可以做到?”
刘辰微微一愣,倒是恍然大悟了!
他这脸可是用海蓝之谜保养,别说放在汉末三国时代,哪怕是穿越前,那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先生这身服饰,也是华贵无比。这做工和材质,绍也是自叹不如啊!”
袁绍再道,但语气已经有些泛酸了,“若是只有如此,最多只能证明先生豪族巨贾出身。但先生学富五车,必是士族出身,何必自谦呢?!”
刘辰心下有些惊疑不定!
他那帅的惊天动地的样貌,以及来自后世科技凝结的华贵衣着,确实可以看出不是一般人!
毕竟可以进入“户外圈”和“汉服圈”,也不是寻常之家可以承受得起的!
但问题是!
袁绍这“学富五车”、“必是士族出身”的判断,又是从何而来的?!
刘辰自然不会多问,问多错多,反而只会显得他一惊一乍的无知,他只是竖起耳朵倾听,果然听到了一些议论。
“袁盟主前面的判断我十分赞同,衣着华贵、仪表不俗,这岂是寻常之家?这先生莫不是在戏弄我们?但袁盟主后面的判断,又是从何看出?”
“方才孙太守不是说了吗?汜水关之战,刘先生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若非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如何做到?!”
“不愧是袁盟主,果然是观察敏锐啊!”
......
这些人的轻声议论,倒是让刘辰恍然大悟过来。原来方才孙坚在拍他马屁,帮他侧面装哔了!
这时,曹操却意味深长的道:“你们看那副字!”
刘辰也循声望去,原来是他方才写给孙坚的诗句,书圣王羲之楷体——
“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
一些愚昧无知点的诸侯恍然大悟,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将领们,也终于明白过来了!
这诗才,不更加证明刘辰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吗?!
谁知这时,孔融却幽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