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地方官吏直属中央,让北宋的皇帝和首相都是极为的眼馋,,但是他们在初始阶段玩的太嗨了,一下子就打下了全球。
结果吃撑了,至少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他们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要不是北宋的背后是诸夏联邦的话,估计不少人都已经打起了自立为王的主意了。
这一点被朱元璋给发现了,然后他就果断的叫停了大明的极限外扩计划,这是他在离开皇位以后唯一一次的出手。
几千万人口控制全球,还是力有不足的,至少要上亿人口才足以统治全球,这是大明皇室一致认同的一点,不然就和北宋一样屠戮天下蛮族了,这一点他们是不喜欢的。
把那些蛮族变成劳工不好么?
他们对北宋的选择心知肚明,就是单纯的因为本土人口不足,心又太大的缘故。
他们不会这么选择的,但是明末这里,可是有至少一个多亿的人口的,其中还有几千万要经受小冰河期的磨难了,这些人他们倒是都很想要的。
他们支援明末平定乱世,然后在吸收明末乱世的人口来补充自己,这就是他们所想的事情。
至于怎么吸收那就是给钱给粮给土地了。
诸夏人要的不就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么,大家都是有土地情结的,甚至可以说土地稳、则民心安、则社稷固,诸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土地的革命史。
儿大明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不知他们确认口北宋一样缺人口,所以北宋现在是以年轻女性为吸引在偷偷摸摸的勾引着主世界和千禧世界的人口的呢,据说已经吸收了几万人的常住人口了。
大明可不想和北宋学,北宋就是太软了,才想的出这个主意的,至于大明他们可不想这些么干,这样太丢脸了。
最重要的是明代的女人母老虎太多了,把不少有心人都给吓走了,想想戚继光,想想各位大人为什么喜欢养猫,又为什么在自家院子里搭葡萄藤,就明白了,说多了都是泪的。
大明定下计策之后就直接的开始执行了。
蓝玉拉着卢象升、孙传庭,还有左良玉三人带着那些客军和四卫营离京了,这三个都是被认为是有将才的,就是经验不足,而蓝玉不管怎么看都是明初数得上号的将帅,所以他们直接被放到了蓝玉手底下进行调教。
在路上他们三人是一路的被蓝玉不停的操糊着,各式各样的战棋推演和实兵演练他们是打了一场有一场,结果是一路的从京城输到了宣大,不过也不是没有什么收获,反正这几人按照蓝玉的说法,即便是拿到明初的乱局里他们加在一起,也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蓝玉对这三人评价还都是不错的,但是唯独对左良玉有些看法,这人心太大,一定要随时有人压他一头不然这就是一只有野心的狼,所以只可做副帅,不可做主帅,而且左良玉一旦做大,就要杀了他。
而孙传庭这就是一个领兵打仗的人,把兵马交给他那就是可以万事无忧矣,让他一人发挥就行了,这是个骨子是儒家的兵家大将,是个可以绝对信任的领兵打仗之才。
卢象升,最好还是不要领兵打仗了,这人别看是个文人,但是骨子里去是个勇战派的猛将流的人物,这不知道文官里怎么会诞生出这种人的,而且比起带兵打仗,这货在练兵上是很有一手的。
这次来的那些客军和四卫营的兵马,在他的一路的操练下已经比之前精悍多了,现在这些人就算是放到明初和北宋这些有炼体部队存在的世界,也都算是强军之属了,虽然和真正的顶级劲旅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在这里横扫天下是没问题的了。
可以说只要不算朱元璋派来的压舱石,这些部队就是无敌的。
这就让蓝玉冒出了一个问题,有着这么强部队的朱由检和正朔所在的朱允炆,这两个败家子到底谁更加的废物呢。
这个问题纠结了他很长时间。
直到他见识了一场干旱十几年的小冰河期,他就知道了还是朱允炆更加的废物。
再到了宣大之地以后,蓝玉就带着自己的亲兵隐与后方,将所有的事都交给三人负责,又将这次的目的都告诉了三人。
再知道是要清洗宣大,灭杀八大蝗商,并与皇太极会猎口外之后,这三人就开始兴奋了。
他们这一路走来不知道打了多少的草寇盗匪,也不知道败在了蓝玉手下多少次,但是他们明白一点,那就是现在这个乱世里,他们是真无敌的,口外的皇太极连万余的关宁兵都打不过,而他们手底下的这些人来之前,可是完灭了关宁军的。
再加上还有蓝玉带来的大军压阵,怎么看他们都是稳赢的。
这一仗要是打赢了,那可就是名垂青史了。
这三人现在都是一个毛病的,那就是对名看的极重,蓝玉估计这是这几百年来大明文人武将的一个共性了,对生前身后名的病态追求。
不过蓝玉也没有管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有所求比无所求好多了。
卢象升、孙传庭,还有左良玉三人再到了了宣大后,把自己锁在了屋里好长时间,他们讨论了好几天做出了好几套的方案,然后又一一的把这些方案全数的推翻,因为他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