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台手术是要切腘窝后面的囊肿。
这个手术现在通行的手术方式一个是传统切开拿掉,另一个就是经过关节镜微创来做。
传统切开需要在腘窝后面做一个S形的切口。
因为腘窝囊肿的部位一般比较深,所以这个切口还小不了,一般都要十厘米以上。
而且因为膝盖屈回来的缘故,这个部位容易出汗,伤口开在这里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的问题。
用关节镜来做的话切口就要小很多了,两个小指尖那么大的伤口,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用关节镜来完成这个手术,不是所有医生都可以做到的。
通常需要非常熟练的关节镜技术,和对局部解剖非常熟悉的医生才敢用关节镜来做。
因为腘窝囊肿后面就是重要的血管神经,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在没有系统之前,陈博也只能选择传统的手术。
毕竟一百例手术的成功,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一例手术的失败,可能就是职业生涯的终结。
现在陈博拥有了智慧系统,他对自己的要求当然要高一些。
而且手术开始之前他已经在手术达人区反复模拟了这个手术,现在他是信心十足。
因为带了进修医生罗明,一些基础的知识陈博还是希望一点一滴给他讲解一下。
比如这次手术,切口的选择,后内侧入路为什么要从内侧副韧带和缝匠肌之间的间隙进入?
怎么避免损伤浅部的大隐静脉和隐神经?
后外侧入路为什么需要从髂胫束后面进入?
又为什么不能超过前面的外侧副韧带?
怎么才能避免损伤到腓总神经?
…………
罗明因为基础薄弱一些,虽然听得懂,但终究是一头雾水,反而是马尚趣这个年轻住院医听得频频点头。
马尚趣毕竟有了一定的关节镜基础,陈博给罗明讲解的这些基础知识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
一些在课本上看了又忘、没有具体概念的知识点经过陈博这一讲解,瞬间串联起来,获得明悟。
陈博边讲解边在病人的腿上做标记,这是手术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把重要结构标注出来,术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手术病人郑怡躺在手术室里原本非常紧张,现在听到陈博对罗明他们这么详尽的讲解,紧张的心情都轻松了好多。
“陈医生专业知识这么丰富,又是这些年轻医生的老师,手术技术应该差不了哪里去……”
郑怡心里暗道。
这会心情放松下来了,郑怡才敢向陈医生咨询自己的病情:
“陈医生,我这个脚做完手术之后,多久可以下床走路啊?”
陈博刚做好标记,听到郑怡的话,笑着答道:
“您这个啊,明天就可以下来了,可以走着回家。”
“真的啊?那太谢谢你了!手术就拜托你了!”
郑怡原本以为至少也要几天伤口好点才能下床的,这会听到后头就能走回家,她心里非常高兴。
因为是微创手术,并不需要太多人上台,所以陈博这次只是带罗明去练习外科洗手,并没有让他上台。
还是马尚趣做助手,贾增义做器械护士,王若昀麻醉。
这会马尚趣已经完成了消毒铺巾这些准备工作。
“上止血带,压力40,时间60!”
陈博用驱血带对病号的下肢驱血后下达指令。
手术需要屈膝九十度来进行操作,扶腿这个工作就交给马尚趣了。
“尖刀来!”
陈博伸出手,贾增义马上一把尖刀递到他手上。
陈博接过刀,快速的在他标记的内外侧切口的部位戳了两个小口。
这个反常的动作引起了张宇的注意。
因为按正常操作,陈博应该是先建立前内和前外两个小口,进入关节镜,在镜子透光照射下,才会建立后内和后外两个小口。
“陈博这家伙不会是想只开后面两个小口,不进入关节腔吧?”
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让张宇感觉很震惊,他忍不住问道:
“陈博,你准备不进入关节腔?”
“从片子上看这个囊肿和关节不相通的,而且关节内主要结构都是好的,就没必要进入关节腔了。”
陈博解释道。
“那你怎么确保你的入路准确?”
张宇脑瓜上顶了个大大的问号。
“手感啊!”
陈博边回答边拿起穿刺器械开始穿刺。
智慧系统扫描已经打开,在系统监视下,陈博快速置入关节镜镜头……
张宇刚想问“如果不小心穿到血管神经怎么办?”这句话的时候,却看到关节镜显示器上已经清晰显示了腘窝后面的情况。
这让他刚到嘴边的话生生卡在了喉咙里,变成了张着嘴的呆愣!
这得对解剖熟悉到什么程度才能这么轻松写意地完成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的操作?
马尚趣也是第一次看到后入路的关节镜手术,眼里全是好奇。
罗明则是关节镜都没摸过,镜头显示下哪跟哪压根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