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满唐红> 第0869章 李世民懂得无私奉献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69章 李世民懂得无私奉献了(2 / 2)

笔写了一份调令,派人送去了三省。

调令的内容很简单,任王圭为河南道、东南道巡抚大使,戴胃为观察使,王玄策、柴令武、杨豫之、杨思之为观风使,巡抚河南道和东南道。

说是巡抚大使,实际上身份地位和安抚大使差不多,只不过现在大唐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心思不定的官员需要安抚了,也没有什么起义军需要招抚了,所以只能以巡抚之名,去巡视抚慰地方。

一来体察体察民情,梳理一下地方上的冤桉,帮地方上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二来帮朝廷好好的看一看地方上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政令需要继续发扬,那些政令需要改正,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新的政令去弥补。

总之,这个巡抚大使就是代替朝廷去地方上查漏补缺的。

除此之外,李元吉还给王圭这个巡抚大使赋予了一个新的职能,那就是观察河南道、东南道那些地方适合种水稻,能推广水稻。

一旦观察到了适合的地方,并且面积还不小,那正在荆州推广的水稻就可以推广到东南道和河南道了。

依照历史上的记载,整个中原都能种植水稻,甚至在后世高丽人还培养出了能抗寒的水稻。

只不过,如今适合栽种水稻的地方只有南方,北方还没什么人种过,种子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才能达到在北方种植的标准,所以得先紧着南方为先。

河南道可不是后世的河南省,所辖的地方也不仅仅只有河南省的地方,还有湖北、安徽、江苏一部分地方。

而河、湖、安三省交汇处水系极其丰富,安、江两省内部水系也极其丰富,都适合种植水稻。

而这几个地方属于大唐人口较多的地方,水稻推广开来的话,产量应该会超过荆州。

倒不是说荆州地方不如这几个地方大,田产没有这几个地方多,而是人没这几个地方多。

无论是那个时代,人才是一切的关键。

没有人,地方再好、地方再大,也不会有任何产出。

东南道就更别提了,所辖的地方是后世的江浙地区,属鱼米之乡,虽然江浙地区已经有固有的水稻了,但稻种明显没有林邑的那种一年三熟的变态,要是能用上林邑的稻种,并且再扩大种植面积的话,那稻米的产量很有可能会持续上升。

等河南道、东南道、荆州、交州这四个地方的水稻彻底推广开来,并且有固定的产出的话,那大唐就没有什么粮食之忧了。

毕竟,大唐才两百多万户人,按满配一户五人算,也才一千多万人口。

当现有的北方已经被种满粮食,南方也有了一定开发,并且种的还是产量及高的稻种以后,你怎么吃得完?

根本吃不完。

你人口还是太少了。

至于说劳动力嘛。

大唐内部是缺,可外部不缺啊。

这种事都不用朝廷下命令,

于志宁、韩良、薛收等人,不仅已经开始从苏尼失、突地稽、踏实力部开始购买俘虏了,最近甚至跟西突厥的人搭上线了,准备从西突厥手里购买西突厥在东突厥战场上俘虏的所有俘虏。

据说还是唐俭帮忙牵的线。

唐俭已于年前跟西突厥勾搭上了,并且说通了西突厥跟大唐建交。

西突厥虽然没有派遣使臣来大唐,但是允许了大唐的使臣和商人在西突厥通行。

唐俭就是派人在跟西突厥交涉的过程中,认识了西突厥的真珠统俟斤(俟斤:西突厥铁勒诸部酋长们的称呼,真珠统便是铁勒诸部中一部酋长。历史上东突厥在兵临渭水,获取了庞大的物资以后,彻底坐大,隐隐的影响到了西突厥,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就是派真珠统出使的大唐,求娶大唐的公主,希望借此跟大唐建交,共同抵御东突厥。)

真珠统如今就是西突厥派往东突厥的诸部联军的酋长之一。

唐俭在得知了于志宁、韩良、薛收等人迫切的需要劳动力,甚至不介意用突厥的俘虏以后,就帮忙在中间牵线,让于志宁等人认识了真珠统,如今双方正在讨价还价。

等商量好了价钱,于志宁等

人就可以大批量的从真珠统手里购买那些西突厥在东突厥战场上俘虏的俘虏了。

不仅如此,远在交州的长孙无忌也开始动起心眼了,为了尽快的完成属于他一个人的屯田计划,他已经盯上了交州山里的那上百万的土蛮,还有益州境内的滇人、蒙舍诏人。

如今正忽悠着交州一众有兵权的总管们帮他去山里抓野人呢。

据说一个野人给三批布。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