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华对自己的弟弟非常了解,他不会赌咒发誓,只不过,一旦认真起来,那就只有两个结果,第一,他所说的是真的。第二,他说的是假的,但是有把握骗到自己。
“但愿是我多想了吧,我也希望昭承明白,即便是身为皇族子弟,为帝国做事也不一定只成为皇帝这一条路可走。”李君华深深看了裕王一眼,说出了早已想说的话。
李君威轻轻摇头,站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又递给了皇帝一杯,说道:“至少在昭誉和昭承这同胞兄弟之间,未必能如你所愿。他们是亲兄弟,比我们还要亲,是双胞胎,但只要竞争过皇位,未来的关系就很微妙,这二人要有在合适时间退出政治舞台的觉悟。
二哥,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特例。”
硬要说起来,李君威当年也曾被议储,但那主要是太上皇对这个小儿子太宠爱了,让人产生了错觉,而李君华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就从未觊觎过皇位,他中年丧子,经历苦痛,也曾心生退意,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传给裕王,但仍然被他拒绝了。
李君威是有政治野心的,这一点皇帝知道,但却没有当皇帝的野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遗憾了。我真的不希望看到那一天。”李君华说。
李君威说:“这在昭稷去世之后,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想起亡故的儿子,李君华心中一痛,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却不幸去世了。而如果李昭稷活着,或者帝国第三代会有一个皇帝和两位裕王,三个臭皮匠,总能抵一个诸葛亮的。
一口喝光了啤酒,李君华放下杯子:“今天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讨论一下后继之君吧。老三,在你眼里,昭誉或者昭承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具备正式成为太子的资格?”
“你确定不等一等昭铭,我觉得他是所有孩子里最聪明的一个。”李君威苦笑问道。
“不等了,如果等他成长起来,我至少还要再当十五年的皇帝,甚至二十年乃至更久。”李君华说。
自从李昭稷去世之后,皇帝有心生退意,阻止他的除了对这个国家的责任感,还有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帝国不能有两个太上皇,如果他禅位了,会成为太上皇,那他的父亲李明勋呢,难道要叫太皇太上皇?
李君华又摇了摇手指说:“如果昭铭真的是最聪明的那个,那么他也应该成为裕王,而非皇帝。咱们兄弟几个里,你就是最聪明的,你不是皇帝,对吗?”
“对,如果昭铭足够聪明,又足够豁达的话,那么他会继承我的一切。”李君威说。
李君华把空了的酒杯推向李君威:“那么老三,回答我的问题吧,昭誉他们兄弟两个,要做到哪一步。”
李君威给自己的兄长倒了半杯酒,却是摇摇头:“其实我心里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甚至搞不清楚,这两个孩子目前表现出来的一切,到底是他们能力不够,还是施展的舞台不够宽广。”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李君华问。
李君威说:“我没想过,因为我觉得,选择谁来当太子,应该是你来决定的,这与我无关呀。如果二哥真的累了,倦怠了,现在选,我也不会例外。你可以不禅位,而是给予昭誉监国的地位,或者其他之类的办法。”
“昭誉,你怎么确定是昭誉,而不是昭承?”
李君威笑了笑:“其实我知道,二哥还是更喜欢昭誉一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感觉。而从我本人来说,我更喜欢昭承,但我觉得,昭承在当皇帝这种事上,应该是不如昭誉的。”
李君华点点头:“其实我想说,我当四十年皇帝,也就足够了。”
“我还以为你想打破帝国历史的记录呢。”李君威半开玩笑的说。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清朝,所以也就不存在康熙和乾隆两个超长挂机的家伙,但历史上在位时间的记录仍然高的多,汉武帝刘彻以五十四年的时间领跑,当然,这不算渤海国、西夏国这类并非中原正统的政权。
而如果李君华只当四十年皇帝,那连前十位都进不了,甚至大明都有两位皇帝比他当的时间要长一些。
李君华说:“我可没有那么多的耐心,我这辈子还想为自己活几年呢,不想把全部的人生消耗在政治的舞台上。”
“我支持你,二哥。你应该是我们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好的皇帝。”李君威举起酒杯。
“父亲才是最好的。”
“不,他不在皇帝这个行列之中,他属于.......开挂的。”李君威一饮而尽,说了一句李君华不明白的话。
李君华无奈摇头,没有追问其中奥秘,而是说道:“我早些禅位,对自己好,对帝国好,对他们兄弟也好。”
李君华的内心或许已经有了倦怠,离开政治能让他活的更自由一些,而对帝国好的原因就在于,可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毕竟他已经老了,哪怕当皇帝再成功,也总有离开的那一天,年轻人则可以延续更多的辉煌。
至于对李昭承和李昭誉这两兄弟而言,其实李君华早禅位也对他们有利。成功上位的那一个可以在李君华的庇佑和帮助下建立稳固的地位,而失败的那一个,同样也因为李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