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了六门和十二门的十二磅炮。
可以说,与其他国家同体量的军舰相比,青龙号的火力有些不足,有些大船用小炮的感觉,比如同时代的英国海军的旗舰海上主权号,满载排水量与青龙号属于同一量级,但拥有一百多门火炮,而且下层火炮甲板配备的是四十二磅重炮,被荷兰人叫做金色魔鬼。
青龙号之所以没有如此配备火力,首先是社团更重的舰炮没有达到战术指标,原本计划之中,青龙号的下层甲板应该配备三十二磅火炮,但社团的三十二磅炮铸造虽然成功,但依然超重,平均重量在三吨半左右,而想要作为舰炮,其重量不能超过三吨,最好控制在二点七五吨才好。三吨半的三十二磅火炮也能用,但导致的结果就是和英国海军一样,战舰高海况航行性能不佳,沦为夏日海军。
(四十二磅炮完全没有必要,英国海军很快也给一级舰换了三十二磅炮,这个口径的火炮一直用到风帆战舰结束,而西班牙、法国海军爱用三十六磅的火炮。十七世纪的欧洲海军多是夏日海军,只有夏天才出港,一方面是省钱,另一方面是战船不能高海况作战,因为下层炮甲板距离海面太近了,浪太高就进水。)
因为一开始射击用32+24+12的火炮磅数,所以青龙号超长的火炮甲板上单边只布设了十四门火炮,如果以二十四磅寇菲林为铸炮,可以达到十五门。
事实上,因为青龙号大幅度向外延伸船体结构,上层火炮甲板的长度超过了下层,是可以布设十五个炮门的,但青龙号是个特例,因为青龙号是旗舰,需要设计一个司令官上下的舱门,这个舱门就在上层火炮甲板的第七和第八个炮门之间,占用了空间。
青龙号的火力却是有些配不上它的体量,但仍然是东方海军之中的最强了,即便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归国大帆船,最多也不过七十门火炮。真正让青龙号引以为傲的是它的防御力和航行性能。
可以说,舷墙平均厚度超过八十公分的青龙号近乎对十八磅及以下的实心炮弹免疫,其吃水线上下,舷墙厚度更是超过了一米,除非近距离炮战,否则十八磅炮也是啃不动。而青龙号的航行性能更是出色,它拥有合理的长宽比,采用更具流线型的水线以下设计,没有舷弧,更重要的是,青龙号如果全帆前进的话,展开的所有船帆面积可以达到四千二百平米,这一切让青龙号的最快速度超过了十节,社团的主力舰中,没有一艘拥有它的敏捷,实际上,按照西蒙斯的说法,青龙号更适合与巡航舰并肩作战,与其余主力舰编队,会严重限制它的性能发挥。
这就是一艘标准七四炮三级战列舰的魅力所在,它火力强大,船体坚固,速度快,灵活敏捷,在风帆战舰纵横的几百年里,青龙号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落后,要知道,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满清的最强军舰也就和青龙号一个等级了。
以青龙号旗舰为首,大舰队分三支编组,李北极的三艘巡航舰编列为快速舰队,而青龙号则与逆戟鲸号、座头鲸号、领航鲸号编练为了主力舰队,主力舰队的四艘舰队都在出战前上过船台,进行了整体维修,舰况最好,速度也在顶峰,而西蒙斯以长须鲸为旗舰,编列有五艘主力舰,其中虎鲨号和白鲨号两艘不仅实力稍弱,而且舰况一直不好,另外两艘则是今年新下水的主力舰,试航之后正好赶上远征军组建,没来得及上船台。每支舰队各自编列了数量不等的通报船和护卫舰,三支舰队联合,完成了对马尼拉湾的封锁任务。
实际上,以大舰队的实力是可以冲进马尼拉湾消灭马尼拉舰队的,毕竟西班牙人实力受创,而且马尼拉湾入口很宽,火炮无法完全封锁,而大舰队中也有两个陆战大队的加强,可以进行抢滩登陆,但是李明勋感觉没有必要。
现在的吕宋岛像极了一支牙膏,马尼拉湾就是开口,而高锋率领的陆军就是挤牙膏的手,陆军正坚定的向马尼拉推进,早早晚晚会把马尼拉舰队这点残渣挤出来,大舰队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
在白天,大舰队会在外海呈八字形闭环航线航行,保持航速和位置,只要马尼拉舰队出海,就可以迎头痛击,但夜晚就不行了,夜晚航行太过于危险必须保持低速和距离,但这个时候就担心马尼拉舰队会趁着夜色,借助马尼拉湾的空间,满帆冲出,以最快的速度南下,即便是社团的侦察舰第一时间发现敌舰,预警之后,等到大舰队编队、起航、提速,也难以保证马尼拉舰队进入狭窄的佛得岛水道,一旦马尼拉舰队进入,那意味着社团必须追进菲律宾的内海,也有可能遭遇火攻船的伏击。
按照李明勋的规划,西蒙斯舰队要堵住马尼拉湾的北航道,而快速舰队在外侧作为预备队,主力舰队则负责主航道,如此,马尼拉湾内部对大舰队威胁最大不是西班牙人的主力舰,毕竟现在西班牙人只有五艘重炮舰,两艘大帆船,三艘巡航舰,真正有可能威胁大舰队的是火攻船,这也是李明勋不愿意进攻的原因,马尼拉湾虽然大,但也不够大舰队转圜,西班牙人要是玩起火攻战术,大舰队必然有损,其实封锁马尼拉湾也一样,不能距离太近,大舰队必须保持足够的空间躲避火攻船。
可以说,己方占据的优势越大,李明勋就越发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