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蒙蒙亮,除了几个小家伙,其他人都起来了,今天是崔晏他们出发的日子。
崔奶奶嘱咐着崔晏将东西带齐,杨依依则是进了厨房,给他们每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还打了两个鸡蛋。
两人吃过后,联系的马车也到了。
将东西搬上车后,崔晏跟杜子玉也坐了进去。
“二郎,路上小心,有什么事情记得带个信回来。”崔奶奶看着即将远去的孙子,忍不住抹了把眼泪。
“奶奶,您放心吧,您自己多加保重。”崔晏也红着眼睛说道。
然后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杨依依身上,目光诚恳,“拜托了。”
杨依依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一切有我。”
得到她的答复,崔晏这才放下了帘子。
马车缓缓启动。
杨依依搀扶着崔奶奶,看着他们渐渐远去后才转身回了屋子。
她瞧见崔奶奶止不住的抹眼泪,叹了口气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奶奶,被担心,要不了几个月二郎就回来了。”
崔奶奶拉着他的手,止住了泪,努力的笑了笑,“丫头,今后的日子又要麻烦你了。”
杨依依一摆手,“奶奶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快别这样说。”
……
崔晏走后,杨依依也没有闲着,地里的活儿收拾完了之后。
她便着手纸坊的修建工作,为了方便,地址就选在了她家旁边那个荒地上。
这块地已经荒了很久了,没人要的话,只要杨依依跟村长说一声,再给个二两银子,就可以使用了。
村长听说她要修作坊,也很是痛快,银子都没要,直接把那快地给了她。
倒是让杨依依有些不好意思了,谢过村长后,她才开始请人来修建。
村里会建房子的人不少,只要说一声,大家就来了。
杨依依也不白使唤他们,每人一天都有十文钱的工钱。
另外还包一顿饭,这样的报酬对这些农民来说,已经是非常丰厚了。
这边风俗,建房子之前都会请期,就是选一个好的日子,据说这样能躲避灾祸,带来祥瑞。
想着入乡随俗,杨依依也托人算了一个好日子,就是十月二十三。
杨依依想着还有两天时间,便趁机将田里的鱼都捞了起来,留下一些自己吃,剩下的便都拉到县城里去了。
早就跟祝夫人打好了招呼,她只需要拉过去就成。
这些鱼一共卖了一百五十两,家里的银钱在上次去了江陵一趟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连这次修建作坊都是祝夫人给了五百两的预算。
现在有了这卖鱼的钱,他们家又有一百七十四两的存银了。
杨依依拿着这些钱,买了些这鸡肉跟猪肉才回了家。
这是为着后天使匠人准备的,米面他们自家就有,蔬菜也不缺。
唯一缺的就是肉,因着他们的强烈反对,杨依依都没再去过山上,这野味自然也是没有了。
好在他们家还过得去,这些东西还买得起。
十月二十三这天,他们便正式开工了。
请了两个建房子的老手,杨依依把要求跟他们一说,他们心底便有了成算。
招呼着小木工们便行动起来了。
这些东西她不懂,便没管了,只让他们自己发挥。
自己则是跟霏霏一起准备起了午饭,家里材料齐全,她们只管做好做多一点就行。
“小妹,你先把那几个菜都炒出来吧,鱼跟鸡我来弄。”杨依依见霏霏已经炒了三个菜,自己也动手收拾起了鱼。
杨依依从桶里捉了两条大鲤鱼,用刀背将它们拍晕,然后快速杀了鱼。
刮掉鱼鳞,挖出内脏,快速在鱼身上抹了一些白酒,这个时代没有料酒,就只能用白酒代替了。
之后在取出两个大一点的盘子,在上面铺上一层葱姜丝。
将鱼身改刀,抹上调料,盘成首尾相连的一个圈儿。
摆好造型后,又在上面了撒了些青红椒,蒜末,这下整个盘子里颜色就丰富起来了。
两个盘子弄好后,霏霏那边也已经炒好了最后一个菜。
锅里涮干净,添上水,放下蒸屉,等水开后,杨依依便将两个盘子放了进去。
盖上盖子,蒸半刻钟后,再取出来,撒上花椒,淋上热油。
随着滋滋声响起,香味就散发了出来,霏霏吸了一鼻子,“大姐,好香啊。”
杨依依笑了笑,见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米饭也蒸好了,“好了,摆桌子吧,时间差不多了,也该开饭了。”
杨依依跟霏霏在院子里摆了两张桌子,将菜都端了上去。
一阵微风吹过,饭菜的香味飘荡在小院的上空,这些干活的人闻到了,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好了,大家都停工,快来吃饭吧。”杨依依站在院子里,朝着不远处吼了一嗓子。
大家听到后,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儿,赶紧过来了。
“干了一上午,还真有点饿了。”李家三郎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乐呵呵道。
杨依依赶紧招呼他们洗手,准备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