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七言律诗出口,单文柏收获了掌声和赞誉,一个接一个学子在剖析他诗中金句。
大宇朝重文轻武,当今陛下重视科举,好多细节上为科举行方便,因此读书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百姓在潜意识里敬佩书读的好的学子,打心里觉得他们就是当官的料。
孟青云听得懂单文柏诗文的大意,如果让他剖析,可真是为难他。
作诗,他真不擅长。
如果背诗他倒也能很快背出几首,尤其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前世他背下了不少,可这些是诗在这个时代有没有被大诗人做出来,他也不知道,所以还是不要背诗的好。
就静静地当一个观众呗!
早早结束,早早回去,五天后庙会就到了,他还想大赚一笔呢。
不过他觉得单文柏的诗有背出来的嫌疑,前面还装模作样在沉思,后面则一气呵成。
这首诗自然不是现场所作,做出来好几天了,就为今天出彩,学子入人如此,心照不宣。
“我有了!”
又一学子惊叫,然后打开折扇,娓娓吟诵,如稳坐中军帐的诸葛亮。
掌声过后便是剖析。
慢慢的,孟青云明白了以诗会友的内涵。
花花轿子众人抬。
这是变相的相互吹捧。
读书人的傲气呢?
这也有些太虚伪了!
反正自己也做不出诗来,就融入这种气氛中,做一个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的南郭先生吧。
吃酒吟诗谈理想,读书人的事,都很有乐趣。
单文柏的乐趣突然陡减,他看孟青云不顺眼。
孟青云自始而终就在应付,他对自己的大作不上心,对其他同学的诗也没点评,总是用一个好字和掌声代替。
这是不屑。
呸!有几个臭钱了不起!
我辈读书人岂能为七斗米折了这一身傲骨!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鼓励经商,你连给我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孟青云,你觉得沈鸿这诗作的如何?”
单文柏直接点将。
“这••••••”
孟青云已捕捉到单文柏不友好的目光,他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天才,但这样的事,能避就避,没必要和他冲突。
“惭愧,自从离开私塾后,我再也没有温习过书,同窗的大作我真无从评论,我还是帮着煮羊肉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去做我擅长的事。
“呸!卑贱的商人!”
在单文柏眼里,孟青云如是做就是对他不屑,他是永宁镇天才,一个商人竟敢如此。
“单文柏,商人怎么就卑贱了?”
孟青云止步,转身盯着单文柏道,“我孟青云不偷不抢,凭本事赚钱,碍着你什么了?”
“商人奸黠狡诈,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高卖低买,赚取中间差价,商业害农桑,我朝就应继续重农抑商才对!”
单文柏义愤填膺,一副忧国忧民的豪情。
“单文柏,你敢妄谈政事,忤逆当今陛下,你可知罪?”
孟青云抓住机会,一句话捅他的软处,“当今陛下重科举、重农亦重商,屡屡给商人行方便,鼓励经商已定为国策,你却在此大放厥词,难道陛下和朝廷重臣不如你一介书生?单文柏,你不知礼法,不识礼数,枉读圣贤书,待来日我定当告之县衙,取消你科举资格!”
这一棍子彻底将单文柏打懵了。
如果孟青云硬要这样做,单文柏的科举之路肯定会受到影响。
因为他的这番言论与国策背道而驰,细细品味真有故意诋毁圣上和朝廷重臣的意味,这就是别有用心了。
别有用心者,其心当诛。
自知祸从口出,单文柏却不愿低下高昂的头颅,兀自喊叫孟青云污蔑,然明显色厉内荏。
马先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一幕,他忙起来充当和事佬,免得冲突升级,影响到他得意弟子的前程,“青云言重了,文柏只是发牢骚发过头了,读书人怎会妄议朝政,讥讽陛下?没有的事!”
“单文柏一时口无遮拦,青云想多了。”
“青云且消消气,如果我们鄙视你,也不会叫你来。”
••••••
同窗都起身相劝,孟青云只能顺坡下驴,“看在先生和同窗面上,我不和你一般见识!”
说完,孟青云转身去帮忙煮羊肉。
单文柏丢了面子,又气又羞,大喊道:“孟青云,有本事,你也作一首诗!”
“青云,以前你也作诗,今日不妨也作一首。”
“对啊!对啊!我们洗耳恭听大作!”
••••••
在座除了孟青云都是读书人,他们都觉得单文柏被商人斥责,丢了读书人的脸,想帮忙却又怕把自己陷进去,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孟青云丢人,彰显读书人的优势。
说实话,读书人从骨子里就瞧不起商人,所以他们瞬间抱团。
孟青云看到同窗排外,立刻想作一首诗来反击。
他仰头沉思。
端午节的诗我有好多,只是不知道哪首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