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杨廷树知道不能再惯着漕帮了,这样的组织存在对大梁经济就是个错误。
他已经不是正规的商家了,而是一个小规模的朝廷了。
当地政府基本早就被收买,漕帮在当地就是一手遮天。
在江南那种地方一手遮天,意味着朝廷的胃被他们死死拿住,一旦将来发生战争,后方无粮,那对大梁是毁灭性的打击。
萧宁认真的听完分析报告,对杨廷树的担忧进行了表扬。
这个漕帮他早有耳闻。
不过要想治他们,也不是没可能。
萧宁此话一讲,杨廷树顿时来了精神。
“老臣愚昧,不知陛下有何高见?”
“这东西要什么高见,直接解禁海运不得了。”
京师虽然离海边有一段距离,但相对于江南中原要近的多了。
只要在海边建设一个港口,然后修一条水泥路,这样的距离不是多了。
而且海船庞大,一次运输的粮食是河船的十几倍。
到时候找马牟利借点船就行了,反正自己解禁海运,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只有张口了,皇上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杨廷树却觉得这样有风险,如果提出来肯定要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
因为开海历朝历代都没有成功过。
一是,大梁人觉得自己是上朝天国,为什么要和那群夷人做交易。
二是,开海有风险,祖制明确规定严禁开海互市。
萧宁已经在北蛮那里互市了,现在又要解禁海运。
杨廷树已经可以想象到,当时提出这个条例时,那群官员哭着喊着跪在地上阻止的情况了。
和北蛮互市他们可以忍一忍。
但一想到那些海外的东西,每个人都觉得恐怖,因为大部分的认知里,这个世界就大梁和周边国家这么大。
萧宁却笑他多虑了…
明日早朝他自有妙计…
杨廷树看到萧宁这么有自信的样子,顿时心里踏实些许。
皇帝太稳了,甚至比自己这些老臣还要稳。
“陛下,真乃圣君也!”
………
第二日早朝…
太和殿…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伴随着老太监的公鸭嗓,众大臣开始交接今天的工作。
今天意外的没有互喷争吵的。
因为事先有人通知过,最近几日不要弹劾,让皇帝有个好心情过生日。
礼部今天的话最多…
光是一个龙辰准备工作都讲了一个多小时,听的萧宁眼皮直打转。
看到那个礼部尚书神采奕奕的还要讲下去时,萧宁直接打断了他。
“这种事你和宫内好好商量,不必全讲出来。”
下一位登场的是兵部于清秋,意思想让京师的十万大军,接受新军的训练。
这种事情,萧宁自然同意,十万大军的战斗力估计还不如新军的两万人。
都养成一堆大白猪了,吓唬人还可以,让他们真去拼命,估计吓的全跑了。
因为他们都是京城小康人家的子弟,找不到好的出路,还不如给皇帝看看大门。
战斗力堪比前世某物业五星上将保安。
所以还不如给他们拉去训练,第一是淘汰些没用的废物,减轻经济负担。
第二,应该让越来越多的军队接受新军训练,这样将来才好打胜仗嘛。
接下来该翰林院登场了…
素有清流之风的翰林院学士们今天却突然讲了一个避讳的问题。
“开海互市。”
此言一出,满殿轰动…
什么?
开海互市?
糊涂,翰林院怎可如此糊涂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身为翰林院也配说出来。
萧宁知道,这是杨廷树的杰作,因为杨廷树就是翰林院出身。
能进翰林院的大多数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郎。
他们也是最穷的部门,确是每个文人梦寐以求的部门,最重要是因为他们的清流。
文人爱名,谁不想提起自己的名字,每个人肃然起敬呢。
也不知杨廷树用了什么招数,能让这群翰林学士同意讲出这个避讳的话题了。
“朕觉得不可,祖制不可违!”,萧宁冷冷的拒绝。
翰林院掌院学士极其严肃的说道:“祖制自然不可违,但大梁需要开海,大梁的百姓需要钱,需要粮食,所以请陛下,为了天下苍生开海互市。”
杨廷树其实没用什么办法,如果自己许诺官职和金钱,哪怕自己是内阁大学士也会被轰出去。
因为这是翰林院,容不得半点侮辱。
所以杨廷树就利用名气这个招数,如果开海互市带来了很多优惠。
将来百姓丰衣足食,最先感谢的是谁呢。
翰林院一想还真是,此举可让后世永远牢记自己啊,而是开海互市大家都知道是利国利民的。
每个人都怕说出来,官职不保。
但翰林院不怕啊,朝中百官几十个部门,谁看到翰林院不肃然起敬。
自己这个穷衙门,能为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