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兵部尚书于清秋紧急觐见…
“这个时候会是什么事?”
萧宁记得自从上次军饷再议,这老头子就一直在装病生自己气。
今天怎么突然要来见自己,莫非是兵变了?
在大梁如果不是紧急事是不能深夜觐见的。
因为皇帝也是人,国家那么大,很多事情各部门都能自己完成。
所以于清秋要紧急觐见,肯定是不小的事。
“陛下,臣有奏要报…”
于清秋快步了走了进来,连君臣之礼都忘记了…
不过萧宁并未怪罪,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小…
“于尚书,可是兵部出现状况了?还是北蛮要南下?”
于清秋顾不得回答,连忙将自己手中的密信交给萧宁。
现在四王爷的派出的探子已经在灾民中开始造谣生事了。
恐怕明后天就会传开,到时候几十万灾民都堵在城门口,京师会崩溃的。
萧宁眉头紧皱的认真看了杨廷树写的密信。
不由得惊叹,自己的四哥居然也在里面…
难怪现在文臣如此嚣张,原来是四哥在背后暗箱操作。
你们背后阴朕就算了,把百姓当成家畜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朕的子民,也是朕的孩子,说我的孩子之前有没有想过他的爹。
造谣生事是吧,不过这次朕可能让你失望了…
“于尚书…”
“臣在,陛下您看,要不要老臣调出京外的军队过来驱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于清秋满心为君的心情,让萧宁内心一暖。
“不必,那些探子藏在灾民中,很难揪出,这样吧,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下道圣旨开粮救灾。”
于清秋:“陛下万万不可啊,就算军饷今年发不出,也不可救灾啊,不然京师定会瘫痪。”
“陛下,要考虑京师两百六十万百姓啊!”
萧宁知道于清秋会这么讲,从桌上掏出江南贾家的信。
并且表示第一批物资走的水路,已经抵京了,粮食和白银多的十个仓库都放不下。
第二批预计三日后到达,让他不要多虑。
于清秋看完信,暗惊,不知道皇帝做了什么,居然让江南贾家送钱。
不过此时他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就算有两千万平分到四十万身上也是不够的。
而且这么多人都在外面聚集,各方面隐患都很大。
萧宁听完于正的考虑,莞尔一笑…
这种事他早就让小李子准备好了…
京师外有一座东山,前段时间有人在山中挖出了铜。
铜钱在大梁可比白银黄金用的广。
就像你去买了碗混沌大概两个铜板。
你上去就一两银子(100铜板)人家也不好找啊。
就算用剪子把银子剪开,还需要秤砣,不够费劲的。
所以老百姓都买铜钱的账,而今这座铜山正好需要劳动力。
有了劳动力就有了交易,也有了贸易,老百姓也能活下去。
萧宁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什么,灾民…
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新兵蛋子嘛!
首先这群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第二是他们都来自穷人家,对国忠诚,内心还纯洁,深知老百姓的苦难。
如果好好训练一下,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
“天助我也!”
“兵部尚书…”
“臣在。”
于清秋大步上前,眼神坚定。
随后萧宁便让于清秋负责从灾民中,选出五千青少年…
至于怎么选,相信于清秋看人眼光比自己准。
这下自己就多出了两只军队,顿时内心底气足了很多。
话毕,萧宁将自己编撰的新军培训内容,和编制交给于清秋。
于清秋只是简单看了几眼,就明白这只新军将会给大梁带来什么。
顿时老泪纵横虔诚的跪倒在萧宁面前,为之前的事而懊悔。
而萧宁自然而然的要装杯一下。
只见他上前深情握住于清秋的手道:“于爱卿,朕只有你了,莫失朕望。”
于清秋哭的更厉害了,他这些年太苦了。
因为不肯同流合污,一直被排挤,底下六个侍郎有五个是严京的人。
基本自己发出去的命令,要想执行下去得看严京同不同意。
本以为皇帝年幼,不懂下面的忠臣,没想到陛下是在隐而不发啊!
萧宁看着虔诚的于清秋,大为满意,这招果然好使。
“朕只有你了”,这句话前不久他还对南国公说过。
“去办吧,黎民百姓等着我们呢。”
……
第二日…
城外绵延二十里难民营…
“娘,娘,他们说皇帝要给我们发粮食吃了…”,五岁的狗剩咬着手指头看着自己的母亲。
如果让萧宁看到一定会痛心疾首,这一场景让他想起了电影《1942》
甚至比电影里还要惨不忍睹…
一边是人间天堂,繁华城市,一边是人间炼狱,易子相食。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