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其实早就知道了皇后怀孕的事情。
但是朱由检不想要让外人知道。
如此情况下就没有进行一个宣扬。
但是现在不同了,皇后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再不说也隐瞒不了了,如此情况下,朱由检自然是要把皇后怀孕的事情告诉大家。
一来是稳定大臣们的心思,二来则是让朱由检去做事的时候,不会受到大臣们的干扰。
果然,国本的消息被宣传出去之后。
文武大臣们第一时间的就是向朱由检上了奏章,目的就是贺喜皇帝。
同时大家都期待着是皇长子的降临。
毕竟有了皇长子,大家就不会太过于担忧了。
于是第二天的早朝,朱由检到来之后,百官们又一次的恭贺,与此同时,礼部这边建议把这么好的消息传遍了全国。
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这一件好事情。
但是却被朱由检给拒绝了。
毕竟现在的大明是多事之秋,这种事情还是先不要说明,不然的话一些有心人们会有所其他的想法。
在朱由检和大臣们说了自家的事情之后,就开始了今日的奏报。
虽然说皇帝不管大臣们的事情,但是却也有一件事说明的非常清楚,那就是皇帝有想法,大家就必须要认真的去应对。
其中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都送上来了一些地方上的奏报。
虽然说皇帝的赈灾钱粮都到位了,但是地方官员们却没有见到,所以他们境内的一些百姓并没有被赈灾。
如此情况下也导致了一些县内的百姓们开始了游动,他们上奏章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直接的把赈灾的款项都直拨到他们地方,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为君王分忧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人也有另外的奏章报告。
这个就是指在他们地方上似乎发现了一些人开始秘密的聚集。
这些聚集的目的非常的明显,那就是要对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如此,奏章送上来的目的,自然是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这件事,然后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或者是进行清剿。
当然如果能够授权给地方,让地方组织人去解决的话也是可以的。
这些都是地方官们经常做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听闻了这些奏报之后,对一些事情进行了说明,一些事情则没有指责。
在快要散朝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上奏道:“陛下,近日两淮的盐丁们闹起来了,海盐煮盐场都已经停工了。数以万计的盐工没有了收入……”
“既然那些盐工们没有了收入,那么朕也是不会不管的,这样你让两淮等地把盐工们都集合起来,然后全部的调拨到两淮的驿站做工,在那里做工虽然活重,但是却也有收入,不必盐工差。”
……
朱由检对于这种事情太好解决。
果然在他这么说之后。
那个进奏的人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原本的还以为自己等人直接的是开始,然后获得控制权,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却被皇帝给三言两语给阻止了。
在这个时候朱由检自然是有着一定的想法的,现在的他完全的不用担心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在他说出来之后,看着这些人不说话,然后继续的说道:“另外,户部着手,开始倒查十年,朕想要知道这些盐商们到底有没有自私自利,而且胡波查处则全部的冲入户部。”
“臣领旨。”
户部尚书大声的说道。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并不是说他真的会去做。
毕竟做事的人是自己的人,自己让这些人去做事,为的还是让大明更好。
虽然说有毒瘤,却也只能是一个个的慢慢来。
下朝之后,朱由检回到了乾清宫,不过在路过乾清宫的时候,却发现天空越发的蓝了。
这个蓝天可是不是一个好得预兆,就好像是说大明的京城这边似乎也要进入干旱期。
这一次的大明恐怕要有一大半的国土都要进入到了寒冬期。
而夏天则是进入到了干旱。
土地没有水,也就是说,大地干旱,农作物欠收,就会越发的么有粮食。
如此情况下朱由检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
但是他却完全的不以为意,在朱由检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
只不过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想要尽快的把事情办好,却只感觉是时间不够用了。
果然如朱由检所看到的那样。
生活在京城的老百姓们发现这都城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是连日的高温。
接着就是无风无雨。
如果说是在麦子收的时候,且无语的话,那么还是非常有用的,最少收到的麦子不用担心发潮了。
但是现在,就开始干旱。
麦子还没有熟的时候,那简直是要了老百姓的命。
所以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就算是坐在大殿内的朱由检,心中最担忧的也就是这件事。
一开始的时候他会担心的是有没有反贼造反。
自己的大明肯定是不能够让人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