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子们紧张地等待结果时, 元里带着政事堂的官员们正在给学子们批改卷子。
六千四百份的卷子摆在政事堂中,这种场面前所未见。众位大人既是新奇又有些跃跃欲试,端坐于位上等着批改卷子。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平, 元里采用了糊名制度,以防有人有所偏好。他还令批改试卷的臣子同他一起吃住, 除非阅卷结束成绩出来, 否则不许回府。
至于批改卷子的方法, 元里采用了后世科举的办法。
众位读卷官每人一张桌子, 试卷轮流在桌子上传阅。若是觉得哪张卷子可以,便在卷子上画一个“○”。一张卷子需要经过数个大人的批阅,最大程度防止批改错误,最后按得“○”多少来给卷子排行。
因为时间紧迫,诸臣得知怎么批改后便立即开始了阅卷。第一次做读卷官,周公旦、刘骥辛等人极为认真严谨,若是遇到好的卷子,便忍不住同身边人品读一番。
元里也坐在其中批改着试卷。
半晌, 他将毛笔放下, 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松松肩颈手臂,侧头与身边的郭茂道:“批阅卷子可比批阅公文要累多了吧?”
郭茂笑呵呵地道:“虽说如此,但这卷子也比公文要有趣上许多。”
元里一笑,等解渴后将茶杯放下, 又拿了一份卷子。
甫一看到这卷子, 元里便心下感叹一声,好字!
工工整整又自有风骨, 这样整洁漂亮的卷面轻易便能让人升起不少好感。
元里细细读着其中内容, 等看完后便颔首笑了起来。
这考生的经文与算术题没有一个错误, 难得的是策论也写得读之有物,而非脚不着地的假大空。只看其策论内容,便知这是一个踏实能干,聪明机智的年轻人。
他提笔在试卷上画上了一个圆圈,将其轻轻放在了一旁批改后的试卷之中。
*
等待读卷官批阅试卷的时间,对学子来说是最为煎熬的。
北周的学子头一次与这么多人同台以学识比试高低,说不紧张成绩如何那是骗人的。文无第一,他们如今却要争个高低,这怎让学子们不在意?
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士族子弟,也不由在心中暗暗升起了焦急期盼之心。既想要看到自己姓名高居榜首,又怕当真有人压下自己,这复杂万千的心情,当真是几句话无法言清。
这段时间里,冀州邺县到处都能见到奇怪的一幕。
学子们总会不自觉地走到衙门前,等到了地方后才醒悟过来此时还未张贴成绩,便神色匆匆地快步离去。
学子们聚在一起时,也总能聊着聊着便聊到了科举之上,说说笑笑地彼此试探,看谁有底气谁又焦躁不安……周府之中,徐康几人便是如此。
越是临近张贴成绩的时间,徐康与向飞晋、向飞章两兄弟越是忐忑。他们忍不住去找王谦之倾诉时,就见王谦之正悠闲地在周府池塘里钓鱼。
徐康和向家两兄弟面面相觑,问道:“王兄,你不紧张吗?”
“紧张又有何用?”王谦之悠然自得地给鱼竿换了一个地方,不急不慢地道,“如今已经考完了,是好是坏已成定局。无论我们如何紧张、如何焦急,都改不了我们卷子上的一个字。既然如此,又何必紧张呢?”
徐康三人说不出话了,心中佩服地道:“……王兄,我们要是有你这般冷静便好了。你是不是考得很好?瞧你模样,可谓是底气十足。”
王谦之微微一笑,默认了。
他确实觉得自己答得不错,即便不能拿个好排名,也一定不会落榜。
三个好友被他感染得平静了许多,也跟着坐在了旁边看他钓鱼。一刻钟后,王谦之手里的鱼竿动了动,几人精神一振,就等着看王谦之钓上来了什么鱼。
王谦之正要收杆,就见他的小厮着急地跑了过来,见到他们便是眼前一亮,大声喊道:“公子,闻公府张贴科举排名了!”
四人皆是一愣,徐康和向家两兄弟“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心快要从胸膛内跳出来,他们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却双腿发软,三人差点儿一个踉跄摔倒。
徐康连忙深呼吸几口气平复心情,跟向飞晋、向飞章两兄弟道:“不急不急,那名字既然已经张贴出来,我们去早去晚都无所谓。我们要学一学王兄的沉稳,王兄,你说是不是?”
三人转头朝后看去,就见王谦之好像忡愣住了。徐康喊了他一声,他才醒神一般地猛地站起了身。池子里的鱼剧烈翻滚着,王谦之好似忘了手里还有个鱼竿,竟直接被鱼拉扯得掉进池子了!
徐康三人目瞪口呆,“王兄!”
……
一阵兵荒马乱。
换好衣服后的王谦之与好友们匆匆赶往官府,而他的几个族兄弟已经等不及,提前一步赶过去了。
等他们赶到官府前,就见这里已经被学子们堵住。他们来得晚,只能站在最后面,踮着脚也看不到官府大门。
一众学子们神色紧张,或握拳或窃窃私语,声音嘈杂,哪怕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还是一个个挤得满头大汗。
徐康急得跳起来往前头看,“哎呀,什么都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