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饭碗。
李医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没错,我的确准备将一年两熟或三熟的新生产技术推广到整个江南”
“一年两熟在汉中已局部实现,江南更加温暖,且河网密布,没理由做不到”
听到这里,现场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是啊,北方的汉中都能做到一年两熟,江南凭什么做不到?
想到这里,所有人顿时都感觉心头一片滚烫。
很多人都纷纷躬身施礼,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李医轻轻挥了挥手,继续接着说道:
“至于高产的优良稻种,则需要时间进行优选培育,这件事情急不得”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培育出亩产更高的优良稻种”
“即便亩产一两千斤,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大家就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说这番话时,李医无论言语还是眼神,都充满了自信,言之凿凿。
让他如此自信的,是放在储物空间里的几百公斤高产杂交水稻种子。
不用问,这些杂交水稻稻种自然是系统签到的奖励。
就在离开鄂州的那天早晨,他进行系统签到时,获得了这份大礼包。
在此之前,对如何尽快提高水稻产量,让他很是头疼。
他提出的优选育种办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将水稻产量提高了一倍有余,但他还是嫌速度太慢。
高产杂交水稻稻种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他准备将这些稻种带到杭州,悉数种在自己的封地内,精心照料。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这种高产杂交水稻就会迅速普及开来。
再加上桑基鱼塘、堆肥等各种新生产技术的辅助。
这些杂交水稻创造出后世的惊人产量记录,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这些水稻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用有任何担心。
到那时,整个江南就会变成真正的鱼米之乡。
苏湖熟天下足的场面,也会迅速出现。
对于李医来说,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对于唐朝人来说,却无异于天方夜谭。
话音未落,现场就已经炸锅了。
“亩产一两千斤的稻谷,这怎么可能?听都没听说过啊!”
“如果真有如此高产的稻谷,再加上一年两熟或三熟,那得打多少粮食啊?”
所有大人都惊呼起来,怎么也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产量如此高的稻谷。
那些不通农事的孩子,却对此深信不疑,且无比坚定。
既然医公子说了,有亩产一两千斤的稻谷,那就一定有!
就在此时,李医的声音突然再次响起,传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亩产一两千斤的稻谷,我知道这很难相信,毕竟以前谁也没见过没听过”
“不相信没关系,大家可以耐心等等,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这一幕了”
“我已经命人从汉中调运高产稻种到杭州,准备在杭州展开实验种植”
“用不了几个月,大家就会知道结果,知道这是否能实现了”
他在这里所说的调运优良稻种到杭州,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等那些稻种运抵杭州,他就会用杂交水稻稻种暗中取代,进行耕种。
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产量问题了,也不用担心汉中的稻种到了杭州会水土不服。
接下来,等着收获就行。
等杂交水稻收割的那天到来,整个天下必定都会为之震撼!
看到李医如此自信,人们都纷纷点了点头,也不再质疑了。
或者说人们都怀着美好的期待,把这份质疑暂时压了下去。
谁不想得到高产的稻种?谁不想衣食无忧?
正说话间,大唐公司驻江宁的几位掌柜和管事已匆匆赶来码头。
紧接着,江宁县令带着一众手下,也赶到了这里。
刚一见面,这位五十岁左右的县令就惶恐不已地说道:
“见过公子,下官唐世杰,现为江宁县令,迎接来迟,请公子恕罪”
李医微笑着摆了摆手。
“没有关系,唐大人,我只是游历四方,而非巡查,没那么多讲究”
“这次在江宁上岸,也是临时起意,没来得及通知江宁县”
几句客套后,唐县令就准备带着李医他们去官方驿馆。
但是,李医却拒绝了邀请。
他告诉唐县令,自己在江宁待不了几天,很快就会离开。
由于自己是以私人身份四处游历,也不适宜住在官方的驿馆里。
自己打算找家普通旅馆住下,在城中各处参观游览一番,然后就去扬州。
而且不用派人陪同,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就行。
看到他这样安排,唐县令也只能接受。
在唐县令等人的陪同下,李医他们很快就已进入江宁城。
进城之后,李医就让唐县令他们离开,准备自行游览江宁城。
唐县令只能离开,带着一众手下返回了县衙。
双方刚一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