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他会是那个一直在贴吧里散步和无情扩散这市场效应的人吗?我想很大几率都是!那么作案人有几个?一个?或是更多?而留给我的唯一线索或许更重要的就是那篇宣传栏里的文章。
电脑打印、美丽的色彩渲染和设计、宣传栏中醒目的位置、犀利的笔锋、和一个看似是学生的心声以及频繁出现在文中的重要的字眼——贴吧……
我不停得在头脑中思索着一切,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所有的所知做出相应的整合。
“是的。电脑的打印确定了发文人的目的!他应该是我们学校里的人,而且身份他做出了掩藏,因为他没有留下自己的笔记;色彩的渲染和设计突出了他的才华,而这种才华更多是在于利用电脑设计方面的;宣传栏中的醒目位置,这点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点点头,继续着自己的推理。
“没有错。因为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学校的宣传栏是那种大玻璃框设计的结构。里面用图钉固定在似乎是草质的绿板上,而对于那个框架的设计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用言语来形容,总之外面是有玻璃框架的!如果想往里面放文章,至少要有外面玻璃框架的钥匙,之后将玻璃框架的锁头打开才有可能放入文章的。”
这是针对宣传栏的结构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并不是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便的贴上自己想要发表的文章。
关于对这点的认证我也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锁住玻璃柜的锁头。
那里没有被任何撬过的痕迹,甚至在边沿上都有因为岁月的关系而变得破败的锈痕。而这也就说明了,发这篇文章的人是通过合法的打开锁头的正当渠道而将这篇文章放进宣传栏内的。能够这样做事的人,还记得当时负责宣传栏工作的应该是学校的学生会……
“再来是文章作者犀利的笔锋……”
当考虑到这点的时候我不禁又阅读了一下文章上面的文字。之后我静默了一下,给我的感觉虽然笔锋出处都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写的,但是写作的风格和成熟度似乎又与学生的写作相差甚远。
或许是乱猜的缘故,总觉得这篇并不怎么长的文章中虽然作者描写的情况都很模糊,但却似乎融入了自己的私人感情会多些。而让我最难理解的就是那出现在文章中频繁的用词,也就是“贴吧”二字。
虽然它出现的很频繁,但是每一次的运用却又是如此的巧妙。似乎每一次都是带着提出来的,因为我对贴吧里的留言有很深的恐惧,但如果是一般的人,我想他不会注意到这个用词的频繁。
每一次的运用都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自然,但又好似是一只手不停地挠弄着每一个人最敏感的肌肤和身体的部分,让你有种特别想去关注那个贴吧的感觉。
对于这种手法的表现,我想绝不是一般的学生更不是一般的中专生可以做得到的。
或许这就是我早先猜想到的市场效应。
凶手、贴吧里的留言人以及如今的这位神秘的作者朋友,这一点是他们的共鸣之处。但那是否能真正说明他们就是一个人,我想我或许还不敢确定。至少,如今是这样……
晚间的高职辅导班,我已不记得何时变得有些像自习了。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少,这里也是一样。
学生座位处的空位很多,如今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还在这里仿佛是苦苦的煎熬和挣扎着,此时甚至是老师都开始翘班。
寂静的午夜,苍月的朦胧似乎是为这片恐怖的学院蒙上了一层诡异般的轻纱。一片宁静之余,或许只有窗外的偶然几声野鸟的啼鸣,冲蚀着这片凄惨世界下的冰冷夙夜。
“吱呀呀”的声音略显有些突然,我们的心或许都是一个冷战。
安静多时的教室的大门如今被人缓缓的推开。我们以为是老师,但那却是个熟悉的身影。如今看来有些飘逸的感觉,就像幽灵般令人有些毛骨悚然。之后轻轻的脚步打破了久久的死寂,那如同魅影行风般的身影和静如止水般的脸简直让我不敢相信那会是曾经的同一个人……
是的,惠蒙……回来了。就在,这寂静的午夜……
我本想关切的问上一声,那至少是表示我的问候。但从她的目光一撇般扫过我的脸之后,原本一切就要脱口而出的话语不禁变得哽咽了。她看着我的目光,竟然显得如此的陌生。冷得好似那苍凉的月,如今蒙上了一层薄薄而神秘的轻纱。那感觉,甚至让人不敢让我轻易触碰……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