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第101章:泗科品牌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泗科品牌崛起(1 / 2)

泗科镇五一村和安禾集团的酸野之战持续了数月,从最初的品牌竞争到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再到产业标准的比拼,这场斗争早已不单单是一场商业战争,更是一场关于乡土文化与资本力量的较量。

而如今,终于到了决出胜负的关键时刻。

安禾集团为了申请酸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不惜斥巨资邀请了一批专家评审,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各级部门中打通了多条渠道。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一旦拿下非遗认证,就能在文化层面彻底压垮泗科酸野厂,掌握产业的主导权。

“他们来势汹汹,不容小觑。”唐毅在会上说道,“根据消息,他们提交的申请材料非常完整,还有视频和图文记录。”

“而且他们有资源、有资金。”李青青补充道,“甚至有几个曾经支持过我们的专家,现在也倒向了他们。”

苏小婉却显得异常冷静,她翻阅着手中的一叠资料,抬头说道:“他们的确有优势,但这份认证,最终还是要看谁的文化根基更深,谁的传承脉络更清晰。而这,正是我们的强项。”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泗科镇五一村加紧整理了一份详尽的申请材料,涵盖了酸野的起源、制作工艺的传承历史、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泗科镇五一村酸野制作技艺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只提交材料。”苏小婉说道,“要用事实证明,我们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人。”

于是,村里组织了一场公开的“酸野传统技艺展示”活动,邀请评审团和媒体到泗科镇五一村现场观看。

70多岁的张大爷站在众人面前,用手工切菜、调配酱料、晾晒腌制的流程,生动地还原了最传统的酸野制作工艺。

“这种工艺你们在别的地方看不到了。”张大爷一边制作一边讲述,“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多少盐、多少糖、什么时间翻晒,全靠经验。我们年轻的时候,酸野就是这么做出来的,现在能坚持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

专家们被这原生态的展示所打动,而媒体的报道也将泗科酸野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向了全国。

就在泗科镇五一村全力准备非遗认证的同时,苏小婉和李青青也开始着手推动泗科酸野厂的品牌升级。

1.产品线优化

“我们的产品需要更有层次感。”李青青在会议上说道,“基础款针对大众市场,主打性价比;而高端款则要突出传统手工和限量制作的特点,专攻高端消费者。”

唐毅提出了具体建议:“可以推出‘匠心系列’,每一瓶酸野上都印有制作匠人的名字和生产日期,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手工工艺的诚意。”

2.渠道扩展

苏小婉则建议拓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除了直播带货,我们还可以和一些高端餐饮品牌合作,用酸野做特色菜品。这不仅能增加销量,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泗科酸野的独特性。”

3.文化营销

泗科镇五一村还计划举办一次“酸野文化全国巡展”,通过展览、品鉴会和工艺展示,让更多人感受到泗科酸野的魅力。

激烈的角逐过后,非遗认证的最终结果终于揭晓。

评审团的一位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过多方考察和综合评定,我们认定,泗科镇五一村的酸野制作技艺具备完整的历史传承脉络和显著的文化价值,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

泗科镇五一村正式成为酸野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传遍了全县乃至全省。

安禾集团的申请因“文化基础薄弱”而被驳回,他们的“酸野产业标准化基地”也因此失去了最大的文化背书。

泗科镇五一村一片欢腾,村民们聚在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安禾集团则陷入了全面的被动局面。

当晚,苏小婉坐在文化馆的长廊里,看着远处灯火辉煌的村庄,心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赢了安禾,但我们的路还很长。”她轻声说道,“非遗认证是一种荣誉,但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配得上这个称号。”

李成林点点头:“所以,我们的品牌化战略必须尽快落地。泗科酸野的未来,不能只靠非遗的名头,还要靠市场的认可。”

“对。”苏小婉目光坚定,“只有把品牌做强,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就在泗科镇五一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不起眼的新闻悄然出现:一家跨国食品巨头宣布,计划进入国内的发酵食品市场,并将目光投向了酸野这一细分领域。

而他们的合作伙伴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安禾集团”的名字。

“看来,我们的战斗,还远未结束。”苏小婉抬头望向夜空,目光坚定。

泗科镇五一村的胜利,让村民们欢欣鼓舞。

然而,安禾集团的反扑和跨国食品巨头的出现,迅速将这场战斗推向了新的维度。

泗科酸野从乡村小厂的产品,一跃成为全球食品行业争夺的新焦点。

这家跨国食品巨头“莱茵集团”总部位于欧洲,是世界顶尖的发酵食品生产商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