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只有您二位在忙呢,年轻的呢?”
杨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看田坎上多了一把镰刀就说下去帮忙。
“年轻的出去打工了。”
交谈中知道这家人姓李,叶佳荣和杨智就喊他李大婶李大叔。
“生了三个,两儿一女,女儿嫁到外省去了,三五年才回来一趟。两个儿子,大的有残疾没娶到媳妇儿,小的是泥水匠,小的帮哥哥找了一个看守工地的活儿,兄弟俩都在外面干活。小儿媳带着两个孙子在县城读书……”
叶佳荣听出来了。
这一家人穷是穷,但是对教育上还是很上心。
就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的典型。
为了孩子读书,他们在县城租了房子,儿媳妇专门照顾两个孙子。
“管他的,我们还能做得动,就做点,儿媳妇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背点米背点菜背点油和蛋走。”
“我们做一点嘛,以后养老也不能全望着小儿子。他要供养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我老大,担子太重了。”
……
杨智帮忙割谷子,叶佳荣也没好意思闲着,就去帮忙递谷子把子。
幸好知道要进山,山里温度低,所以特意穿了长袖子的。
饶是如此,抱了几把稻子手背上就划得鲜血淋淋的。
杨智看见了心都疼了。
早知道自己就不做好事了。
这一做好事,倒是让自家媳妇儿下不来台,也帮忙受罪了。
“你们两个是城里人吧,快别做了,你们没做过
这个,回头回家后身上会发痒。”
“大叔,我们家也是农村的,二十多年前,我还去帮人打谷子呢。”
杨智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我每天帮人打谷子,晚上帮人锁谷草,一个夏天忙下来,我还给我媳妇儿挣了一辆自行车。”
“哟,小伙子,看不出来噢,你还挺舍得干。”
“嗯呐,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使不完的力气,想着能挣钱,不睡觉都行。”
“年轻就是好,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挑上两百斤的担子都没问题。生产队做工分,我就是挑毛谷子的,一天挣十个工分。”
“现在老了噢,挑毛谷子也挑不起了,只能挑一百来斤喽。”
叶佳荣……总觉得李大爷在凡尔赛!
挑一百来斤,杨智这会儿挑得起不?
杨智笑了笑。
挑肯定是没问题。
问题是,挑了回去怕是一周都回不过神。
有了杨智和叶佳荣的帮忙,李大爷这一块田的谷子也就早一点收完了。
“你们帮我打了谷子,中午就在我家吃饭,不要嫌弃哈。”
这两个城里头来的年轻人还真是能干,果然能帮忙干活呢。
“大娘,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噢。”
他们这次下乡是考察,自然就是要和农户多打交道多接触才知道情况。
李大爷的家在离马路边不远,这个也算是一个大房子,一共有四家人。
房子是土墙青瓦的,门前是一个大院坝。
晒了满坝子的谷子,加上杨智刚才帮忙挑回来的,李
大爷就扒拉开。
李大娘就去做饭。
叶佳荣去帮忙烧火。
“你真能干,眼里有活儿,啥事儿都帮我干!”
“大娘,我们来打扰您了。”
如果不是他们来,这两位老人会吃点什么呢?
“早上熬的冷稀饭还有两碗,抓点泡菜就吃了。”
这不,来了客,肯定就要重新煮点饭,然后还要炒两个菜。
“门口的秋丝瓜结得好,我炒两根丝瓜好不好?”
“好,大娘,我喜欢吃丝瓜。”
李大娘又去抓了六个蛋。
“大娘,您不用煮蛋的。”
“要煮,你们难得来一趟,蛋我们有,这是盐蛋,我泡了一个月了,好吃。”
事实上是,她也舍不得吃,每次都让小儿媳妇背着去县城给两个孙子吃了。
然后,还抓了两个鹅蛋煮了软江叶蛋汤。
“山里没什么吃的,你们不要嫌弃。”
饭桌上,李大娘一边劝他们不要客气,一边又不好意思的说没什么菜吃。
叶佳荣却知道,这已经是两位老人拿出了最好的来招待两个外来之客了。
“李大爷,你们这个村子一共有多少户人?”
杨智聊天的内容自然和叶佳荣不一样,而这些又恰恰是叶总需要的信息。
“我们村啊,山高人少,现在还有一百二十八户了。”李大爷叹息一声:“越往后,怕是人越少。年轻人出去了都不愿意回来了。前些邓老大的儿子在镇上买房了,等打完谷子就要接他家老婆子去镇上住,去照顾
两个娃儿读书。”
“是了,你们村离镇上挺远的,孩子们上学怎么办?”
“以前还有村小,去年村小只有两个娃娃了,代课的老师也嫌工资少就不干了。今年开始,娃儿些都去镇上读书了。”
“你们这里离镇上可能有十多公里路吧?”
具体的杨智还真没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