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大田坝村的人就跑去果园打零工。
工钱是一分钱一斤,一天摘上三五百斤还是可以的。
“动作要轻,都摘大的熟的,小的生的先留着啊。”王建是这次摘果子的负责人:“一棵树要摘完,不能只摘矮的高的就留下来了,这样干下次就不要来了。”
“都看着点时间,装车是十点到十二点,都是从山上背下来过秤,完工后就发工钱。”
“现过现,更愉快。”
有人就笑着回答。
“愉快就好好干。”
王建一挥手:“开工。”
背着背篼挑着竹筐的男女老幼就钻进了果园里摘桃子了。
“不都是一个品种吗,怎么我家的桃子就没有这么大呢?”
“你那几棵桃子在竹林下面,太阳 都晒不着当然长不好。”
“还缺肥料,我看果园里都上了肥料的。”
“那得花多少钱啊?”
“干哪一样不要成本?”
几个妇人边说边摘桃子。
有些枝头高一点的就摘不着。
“怎么办”
“爬上去摘啊。”
“不行,这树太小了承受不起。”
“我看我们没准备,你看钱大嫂她们,有钩钩呢。”
“对对对,明天绑一个来。”
“那今天怎么办?”
“借用一下。”
“你傻呀?”有人小声道:“几个没摘着的就当没看见好了。”
“就是,反正果树上还留到有,不管了。”
摘果子当然喜欢摘大的,这可是计重量给钱的。
果园里热闹非凡,叶佳荣扶着老爷子慢慢的走。
“这场景熟。”
老爷子乐呵呵的说:“大妹,你这个荒山总算是见着收益了。”
“是啊,娘愁了好多年呢。”
从知道在苏老师手上接过烂摊子起她就担心了。
一年要花这么多钱买果苗请人工照应,还有管理,丢进去了好几万块钱都没见着一个回晌,感觉是钱扔进了水里一样。
总算挂果了,果子多了她又 担心卖不掉。
“你娘一辈子都没出过门,见识短,瞎操心。”
老爷子笑了笑:“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有胆子,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跟着政策走尽管放手干,再错都错不到哪儿去。”
“嗯,祖祖,我知道了”叶佳荣指着上面一个平台:“祖祖,那里有石凳石桌,上去坐坐。”
“好,”
叶佳荣将老人扶上去坐下,然后自己跳到不远处地里摘了两个熟的百花桃拿了过来。
用纸巾擦了擦。
“祖祖,吃一个。”
“好,我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这口牙。”
老爷子接过桃子直接咬了一口,香脆可口:“口感不错,品种选对了。”
“是周教授推荐的。”
说起来周教授也没口福,叶佳荣打电话邀请他来果园,结果人去了京城开会,说是要下个月才回来。
下个月就只能看见桃树了。
“不管种田还是种果树,都要懂科学。”老爷子点头:“以前的人种地一年忙到头,披星载月最后还不能填饱肚子,这是为什么呀?”
老爷子这是出考题?
叶佳荣要不要回答。
“解放前有土地的人家占少数,都是佃的地主家的,种的粮要交租子,租子就占了总收成的三分之二左右,而粮食的产量并不高。”
叶佳荣想起了禾下乘凉梦的袁爷爷,国人能吃饱不挨饿还是托他之福。
“我们的队伍从小米加步枪到现在的飞机大炮;我们的农民从吃草根树皮到今天能吃饱吃暖都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
好吧,老爷子又给自己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不过,叶佳荣觉得更适合自家那几个小子。
当然老爷子说的时候,你只管听就行。
而那些过去的故事事实上就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你并不能感同身受却也知道那是他们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所以,老一辈子人格外珍惜粮食,对每一份食物都充满感激。
在叶家也绝对没有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哪怕是阿吉阿祥,吃多少舀多少,碗里颗粒不剩。
秀兰娘会捡桌上的饭粒进嘴里,小七小八说那不卫生,最后叶佳荣建议娘捡到一堆收拾碗筷的时候擦了桌子喂鸡。
叶佳荣自己也爱惜粮食,粒粒皆辛苦不是说说而已。
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从播种栽秧到打谷子晾晒再到脱成米,真正是十滴汗水都换不回一粒米。
她正和老爷子说着话,突然一个桃子从上面飞过来差点打着老爷子了。
“你跑,我看你往哪儿跑。”
“你抓不着我。”
几个七八岁的小男生在闹。
老爷子捡起那个桃子看了一眼脸都黑了。
叶佳荣也看到了,那是一个大桃子,咬了两口就扔了。
看着她心口都疼了。
“张倍成,你们过来。”
“叶大孃。”
平时和阿荣阿祥他们玩,叶佳荣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