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倾城剑帝> 第六百五十二章 桑干河会战 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二章 桑干河会战 62(1 / 2)

他落到了地上后,顺势一滚,一下子跳在了一个尸体堆积成的小山上,看着自己那些身处火海当中的部下,不禁目瞪口呆,就连刚刚跳上半空中挨的一发流矢也忘记了拔出来。

这是一副怎样的地狱场景,只见以撞击点为中心,那些火焰纷纷向四周散发了开来,将周围的一切生灵都卷入了火海当中,这些一个个平日里他能够叫出名字的部下们,有些连挣扎都做不到,便被火海吞没,整个人不见了踪影。

正当他准备做出什么指挥的时候,让他绝望的事情来了,天上竟然又降下了数颗火球,目标依旧是他的军队,而且选取的都是离刚才的攻击点较远的地方,这些地方还没有被刚才的火焰波及,但是这些地方的奚契联军骑兵显然已经被吓到了,纷纷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了退意。

若说他们勇猛善战,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再勇猛的战士,也会成为懦夫,这些家伙们再看到了第二轮的攻击袭来之后,顿时便纷纷向后退去,不过依旧有不少人被吞没在了火海当中,有些人侥幸奔出了火海,却成为了火人,跑不出没多远便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不再动弹,还有的虽然一开始跑掉了,但是在夜晚的夜风加持下,大火蔓延得很快,他们到了最后依旧会被大火追上,整个吞噬掉。这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在刚才都还在奋勇冲锋的奚契联军骑兵,此刻却出现了一种大退却的现象,他们当中造成死伤最多的原因反而不是这些火球的攻击,是他们自己的退却所产生的踩踏事件,在这种时候,军官们的指挥已经失去了作用。不,准确的来说,因为这种火球从天而降的连续轰炸,就连军官们也纷纷的逃跑了起来,除了拔野弥所在的这个原第十阵,此刻共有三个阵的奚契联军骑兵处于唐军大型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之内,其中拔野部骑兵和奚族的前锋抛开被流箭和陷阱杀死的,残余的人基本在前几轮轰炸当中就全部死亡了,只有在范围最外面的第六阵奚族骑兵逃出去了一小半,剩余的人全都被火海吞噬掉了。

拔野弥呢?他在拔野部全军覆没的一刻,虽然躲在尸体堆上逃过一劫,没有被火海吞噬,但是他知道大势已去,就算奚契联军迎来什么转,但是他拔野弥已经完了,只有死在这里陪同同僚们一同共赴九泉,更别说他已经身中数根流矢,无力回天,最后,他以自己的马刀自刎,径直的一头栽入了火海当中。

站在最高点默默望着这一切的白泉不由得发出了一声轻叹,他不得不说,拔野弥的确是一名将才,而且天赋极高,他之前杀拔野弥时,也一时心软放过了他,后来险些遭到了叶倾城的责罚。就在刚才,在拔野部全军覆没的那一刻,拔野弥已经失去了他的价值,就在他踌躇到底是出还是不出的时候,拔野弥却已经自尽而亡,让他钦佩不已,作为一名凡人来说,拔野弥的确值得敬佩,至少在他看来,如果李怀秀死掉的话,拔野弥最为适合成为契丹的大酋长,在他的领导下,恐怕契丹会变得比李怀秀在时还要强盛,不过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经过大型投石的一番轰炸后,从码头到唐军大营的这条通路和附近平原上已然陷入了一片火海,不过还好唐军事先在附近挖出了两条沟渠,将火势限定在了一个范围内,并没有蔓延出去,否则这附近都会被火焰所吞噬。

码头上挤满了前面六阵退却而去的残兵,他们现在斗志全无,一个个都和自己的战马在那里瑟瑟发抖,口中不停的念叨着“天火来了,天火来了”这样的字样,毕竟刚才的那番场景太过恐怖,极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永远的阴影。

而第七阵的骑兵则很聪明的只过来了一小半,剩下的依旧待在河对岸待命,刚才的那番场景他们可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在心中庆幸幸好自己在后面几阵,否则便会如同前面的那些同僚一般死无葬身之地。

当这个消息传达到王忠嗣那里的时候,众人连同他王忠嗣在内也是不由得目瞪口呆,估计就连叶倾城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吧。在以往的历史中,投石大多用在攻城战和守城战,所使用的弹药多数都是巨石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的冲击力和破坏力极大,对于有阵型的军队来说是极具威胁的武器,随便一颗巨石名中到人群中,都会造成不小的死伤。但是桑干河畔这种地方,巨石并不好收集,所以王忠嗣一开始在布置防线时并没有太过在意投石,不过寰宸宇在之前送来的情报当中,指明了他们一条道路,那就是火油。是的,作为他们唐军最强的武器之一的火油,即使不是巨石,只要是比较大的石块,在包住了易燃的布料并且涂上燃烧的火油投掷出去后,便能对人造成极大的杀伤性,并且这种杀伤还会随着火势而产生蔓延。寰宸宇只说了火势会蔓延,但是他并没有指出经过草原上的夜风的助长,火势会迅猛到那种程度,整整数万人,他们唐军还未出动,那些家伙们便被火焰所吞噬了。

更为重要的就是,这其中,恐怕还有千来位仍然幸存,与奚契联军骑兵激战当中的唐军重甲步兵,他们或许根本没想到会死在自己人的武器中。

让王忠嗣感到有些迷茫的一点,就是自己眼前这些唐军将领,在知道了奚契联军已经阵亡数万人,残兵退却到了码头上时,除了那名年老的亲兵和李璘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