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或者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农村仅仅只是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市里和郊区的称谓。
但对于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人来说,农村就是农村,城市就是城市。
农村的院子里有鸡、鸭、鹅、狗、兔、猪,圈棚里有牛、羊、马、驴、骡。
而城市里也有院子,但院子里是观景,没有任何的牲畜在饲养,唯一养的可能仅仅只是几条金鱼。
农村的地里种着庄稼,麦子,棒子(玉米),高粱,大豆(黄豆),绿豆以及其他农作物。
而城市的院子里种的是花花草草,或者多肉植物,只有从农村跟随儿女来到城市里的农村老人会在院子里种点辣椒,小葱,或者可以结果子的金桔。
农村的四季区分起来格外清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而城市里的四季是用体恤、短裤、羽绒服、雪地鞋来区分的。
农村的孩子玩的是泥巴,是在田地里疯跑,是从地上抠知了猴,是从树上用嚼出来的面筋粘知了,是趴在地上斗蛐蛐,用扫帚拍了蜻蜓放到蚊帐里……
而城市里的孩子玩的是各种各样的塑料的、电动的、布艺的玩具或者积木……
农村的孩子是大孩子看小孩子,哥哥看弟弟或者妹妹,姐姐看弟弟或者妹妹,还要照看着家里的鸡鸭鹅猪羊兔的吃食草料。
而城市里的孩子是上托儿所的。
魏小佑虽然是个男孩,但在娘眼里,大大(鲁西南一带方言爸爸的叫法)不在家,魏小佑就是一个壮劳力,既能帮娘干农活,也能帮着照看两个弟弟。
夏天,魏小佑放学之后,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写作业,而是背起筐篮(鲁西南一带方言也叫粪头子,是用柳条或者荆条编织的肩背的一种筐篮。)带着两个刚刚会跑路的弟弟去地里拔草,因为家里还有猪、羊、兔需要吃草。同时还要赶在娘下地干活回来之前把饭汤烧好了。
只有到晚上,两个玩了一天累的弟弟睡下,娘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时才能开始学校老师布置的写作。
冬天,魏小佑放学后,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到粮囤里去把鸡、鸭、鹅要吃的饲料用瓢挖出来拌好。还要在给两个弟弟喂饭吃,然后再去赶制猪、羊、兔吃的饲料。做完这些活以后,赶紧抽空把作业写完了。
到了晚上,干了一天地里庄稼活的娘在堂屋里点上灯开始织布,魏小佑则下地窨子里去纺棉花……
深夜,地窨子里纺棉花的大娘、婶子、姑姑、小媳妇、小闺女的除了在魏小佑家留宿的,其他陆陆续续都走了,魏小佑也回到屋里准备去睡觉。
上来地窨子,封好口,魏小佑回到屋里。
屋里,魏小佑娘还在煤油灯下蹬着织布机在&34;咣当咣当的&34;织着布。
&34;娘来,不早了,睡(此处读fei,鲁西南一带方言的读音)觉吧!&34;魏小佑揉揉困得上下眼皮打架的眼给娘说。
&34;佑来,累了一天啦,你上床先搂着恁兄弟去睡(此处读fei,鲁西南一带方言的读音)吧,娘在织一会。&34;娘一边织着布一边应着魏小佑的话:&34;等娘把布织出来,就给俺小佑做一身新衣裳。&34;
&34;俺不要新衣裳,给俺兄弟做吧!&34;魏小佑站在娘的织布机跟前,看娘手里的织布梭子来回的在织布机上穿梭。
&34;去睡(此处读fei)吧,佑来。&34;魏小佑娘说:&34;娘在织一会儿就睡(此处读(fei)。&34;
&34;嗯&34;魏小佑答应了一声,就向里屋走去。
上了床,魏小佑先是给睡在另一头的大弟弟掖了掖被蹬开的被子,然后才挨着小弟弟钻进被窝里,脱下棉衣盖在被子上面搂着小弟弟躺下。
平时的睡觉都是这样,脚上蹬着大弟弟,怀里搂着小弟弟。
有时候,睡到半夜,大弟弟&34;吭哧、吭哧&34;的哼哼着,魏小佑醒来伸脚一试,才知道是大弟弟尿床了,魏小佑就赶紧爬起来,把大弟弟尿湿了的小褥子给倒换过来,把大弟弟尿湿的地方铺上一层床单,压在自己身子下,把干的一头给大弟弟。
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小弟弟又&34;哇哇&34;哭起来,睡得迷迷糊糊的魏小佑在小弟弟的哭声中醒来,伸手向身边一摸,结果发现是小弟弟拉了窜出被窝了,弄的魏小佑膀子上和头上全是便便,没办法,魏小佑只能是起来,赶紧给小弟弟拾掇。
魏小佑娘也在小弟弟的哭声中从东间屋里跑过来,看到这种情况也是赶紧伸手把小弟弟给抱起来拾掇。
&34;娘来,恁一晚上都没睡?&34;魏小佑转身看着满脸疲惫,眼中满是红血丝的娘问道。
&34;娘不困……&34;